大家好呀!👋 今天小赵想和大家聊一部不太一样,但绝对能让你笑着、想着,甚至有点感动的日本电影——《红鳉鱼》。很多人可能光听名字会以为这是个讲养鱼的故事,但其实它说的是学艺和成长,那种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的,有点迷茫但又咬牙坚持的日子。🎬 它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却像一杯温茶,慢慢品,才能尝出里面的味道。
这部电影呢,是改编自日本落语家立川谈春的同名自传,讲的是他年轻时拜师学艺的种种经历。落语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表演方式类似于中国的单口相声,内容大多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和小故事。主演是二宫和也和北野武,光是看这两位,片子质量就有了大半的保证,对吧?
📍 一、电影讲的啥?简单唠唠
《红鳉鱼》的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高中生佐佐木信行(二宫和也 饰)在一次演出中,被立川谈志(北野武 饰)的落语表演深深吸引,于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退学,想要拜这位特立独行的大师为师。
这位谈志师傅可太有意思了。他不像传统的严师,反而有点“怪”。比如,他会把芝士蛋糕扔进咖喱锅里一起煮,还自信地说“咖喱就是这样的东西”。收徒弟也看起来很“随意”,根据天气、地点甚至一时的心情就给弟子起艺名,于是就有了立川谈谈、立川关西、立川谈球(因为以前是棒球选手)这些名字。他还不怎么正经教本事,整天让徒弟们干杂活:打扫院子、修热水器、赶野猫,甚至派他们去市场打工。
主角谈春(佐佐木信行的艺名)就和师兄弟们一起,在这种有点莫名其妙又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开始了他们的落语修行之路。这个过程里,有抱怨,有嫉妒,有退缩,但最终,他们在师傅看似严苛甚至不讲理的要求中,慢慢磨砺了自己,也慢慢理解了落语和生活的真谛。
🤔 二、师傅的“怪”里,藏着啥?
谈志师傅的很多做法,初看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想问他是不是在故意整人。但细细琢磨,你会发现他的“怪”里,或许都有点别的意思。
- •
让弟子干杂活,是磨练心性:谈志师傅很少直接传授落语技巧,反而让弟子们做各种琐碎杂事。这可能是因为,落语是表现生活的艺术,需要细腻的观察和体会。这些日常劳作,或许正是让他们从生活里学习,沉下心来,去除浮躁。就像咱们常说的“戏在戏外”,功夫不一定都在正堂上。
- •
因材施教,方式各异:电影里,谈春因为一次感冒怕传染师傅而拒绝练习,结果被师傅发配到筑地鱼市场干了一年粗活。而另一位师弟拒绝了同样的要求,却没事。这看起来好像很不公平?但师傅可能是看出了不同弟子性格的差异。谈春聪明但欠缺生活磨砺,需要更狠的锤打;而另一位师弟或许更需要别的引导方式。这或许暗示了没有标准答案的教育,得看人下菜碟。
- •
“不教而教”的智慧:师傅很多时候不会把话说明白,需要弟子自己去悟。比如,他养着谈春用买金鱼的钱偷偷买来的廉价红鳉鱼,并不戳穿。这本身就像一种无声的教导:承认并接纳不完美,鳉鱼就是鳉鱼,也有它的可爱之处。这种教育,更看重的是弟子的自我成长和顿悟。
🐟 三、“红鳉鱼”到底是个啥意思?
电影名字叫《红鳉鱼》,这鱼在片子里可是个重要的隐喻。
红鳉鱼是一种很廉价的鱼,长不大,不管怎么喂养也变不成漂亮的金鱼,有时候还会被鱼贩用来冒充金鱼苗。电影里,师父谈志对此的评价是:“鳉鱼就是鳉鱼,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金鱼,但正因为这样,才讨人喜爱。”
这话其实挺有深意的。它像是在说,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是天赋异禀的“金鱼”,而是平凡的“红鳉鱼”。我们有自己的局限,再怎么努力也可能无法达到某些顶峰。但是,承认这种平凡,甚至悦纳这种平凡,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活出自己独特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件很棒、很可爱的事。努力不是为了变成别人,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大概是电影想传达的一种温和却有力的价值观。
😠 四、关于“嫉妒”,师傅的话太戳了
电影里有一段关于嫉妒的对话,小赵觉得特别精彩,值得单独拿出来说说。
当谈春因为嫉妒有才华的小师弟而心生不满时,谈志师傅隔着一扇门(他知道谈春在偷听)说了这样一番话:
“自己不去努力,不去付诸行动,揪着对方的弱点不放,连自己也落得下作,这就叫作嫉妒。本来为了和对手相匹敌并超越对方而努力,日复一日,这个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但人总是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嫉妒比较轻松。现实就是答案,就算抱怨生不逢时,社会不公,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现实就是现实,要理解现状并且分析,在那其中一定会有导致现状的原因。对原因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再据此付诸行动就好。”
这话简直一针见血!它直接点破了嫉妒的本质——一种因为不愿付出努力而选择的更轻松的情感路径。它提醒我们,与其浪费时间在嫉妒和抱怨上,不如冷静分析现状,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直面现实、倡导自我负责的态度,真的很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借鉴。不过话说回来,道理都懂,但真正做到不嫉妒,确实挺难的,需要不断的自我提醒和修炼。
💡 五、我们能从电影里学到点啥?
《红鳉鱼》虽然讲的是落语学徒的故事,但里面的很多道理,放在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一样有共鸣。
- •
对“速成”说慢走:现在的很多东西都追求“快”,但真正的学习和成长,往往需要像煲汤一样慢炖。得耐得住性子,经历些看似无用的打磨,就像谈春他们得先干杂活、去市场体验生活一样。基础打扎实了,路才能走得更远。
- •
师傅和老师,有点不一样:电影里的师徒关系,更像一种古老的情感联结和责任。谈志师傅对弟子,除了教手艺,更在乎他们怎么做人。这种关系比单纯的职业技能传授要深厚得多。虽然我们现在很少有传统意义上的“师徒”了,但如果能遇到一位愿意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给你指引的前辈,真的是非常幸运的事。
- •
接纳平凡的自己: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成为一条“金鱼”,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作为一条“红鳉鱼”活得精彩。认识到自己的边界,然后在这个边界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享受过程,认可自己的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和智慧。具体的修炼方法嘛,电影也没给标准答案,可能得咱们自己琢磨。
小赵的观看小建议:如果你喜欢那种节奏缓慢、需要静下心来品味,能从细节里感受温度和哲理的电影,那么《红鳉鱼》会很对你胃口。它就像一杯清酒,初尝可能平淡,但回味悠长。
最后啰嗦一句,《红鳉鱼》这部电影,它不是在给你讲一个大道理,而是让你看到一种生活的姿态:在认清生活和自己或许都很平凡之后,依然能笑着、努力着,并热爱着。这种姿态,本身就足够动人了。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