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影评:为何成为影史经典,孤独主题如何触动人心,费里尼风格有何特别

你有没有在深夜看完一部电影,心里头堵得慌,说不清是什么感觉,但又忍不住去想?🤔 《大路》就是这样的电影,它不像现在那些爆米花片看就完事,而是像根细针,轻轻扎你一下,痛感却留好久。

🌊 故事很简单,但后劲很大

《大路》讲的是弱智姑娘杰尔索米娜被母亲卖给流浪艺人藏巴诺,开始了随他四处流浪卖艺的生活。藏巴诺生性粗暴,缺乏常人的理智与情感,对杰尔索米娜十分粗暴。两人一路上以卖艺为生,后来他们遇到了表演走钢丝的流浪艺人“傻瓜”,杰尔索米娜被他的温柔和才华吸引。

但藏巴诺与“傻瓜”之间冲突不断,最终藏巴诺失手打死了“傻瓜”。这一事件导致杰尔索米娜精神崩溃,藏巴诺最终抛弃了她。多年后,藏巴诺得知杰尔索米娜的死讯,在海边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般嚎啕痛哭。

这部电影由意大利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执导,1954年上映,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岛屿

《大路》最打动人的地方,是它深刻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孤独感。杰尔索米娜是孤独的,她被母亲卖掉,跟随藏巴诺流浪,试图沟通却得不到回应,全力付出的柔情被粗暴地糟践。

藏巴诺也是孤独的,他“兽性”的代表,内心一片荒芜,没有快乐,没有悲伤,也没有爱,直到最后面对杰尔索米娜的死亡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傻瓜”同样是孤独的,他的高空绳索表演危险而精彩,但这种职业也加深了他的无归属感,他说:“很多人需要我,但我不需要任何人,一个人就够了。”

​费里尼通过这三个角色​​,描绘了一幅人类孤独的肖像,让我们看到在表面关系之下,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己的孤岛。

🎭 费里尼的梦幻与现实

费里尼被称为“梦旅人”,他的电影独特之处在于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大路》是黑白电影,这种形式本身就产生了特殊的表意效果。

电影中使用了大量超现实的符号和意象:马戏团、天使翅膀、苍蝇、马等,这些元素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带有深刻的隐喻含义。

​费里尼的风格被称为​​“内心现实主义”,他不满足于仅仅表现社会现实,而是深入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状态。这种风格标志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转向,从关注社会问题转向探索人的内心世界。

🌟 为什么今天还要看《大路》?

虽然《大路》是1954年的电影,但它的主题在今天仍然有意义。现代人同样面临精神孤独和心灵空虚的问题,尤其是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人们常常感到心灵无所依归。

​电影中杰尔索米娜的纯真​​和藏巴诺的野蛮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和幸福。杰尔索米娜虽然弱智,但她在生命层面上具备了超脱俗世的纯洁性;而藏巴诺虽然精明,但内心世界却一片枯寂。

《大路》影评:为何成为影史经典,孤独主题如何触动人心,费里尼风格有何特别

​费里尼没有给出简单答案​​,而是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他的电影是一系列的矛盾的整合体,始终遭遇着堕落与纯洁、肉欲与精神、天才的疯狂与小市民的狡黠。

《大路》影评:为何成为影史经典,孤独主题如何触动人心,费里尼风格有何特别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要是藏巴诺早点意识到杰尔索米娜对他的意义,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大路》不是一部让人轻松愉快的电影,但它会让你思考很多关于生活、爱情和孤独的问题。如果你还没看过,找个不浮躁的晚上静下心来看看,相信你会有自己的收获。

好电影就是这样,它不会给你答案,但会给你提出问题,让你自己去寻找意义。这大概就是《大路》历经70年仍然被讨论、被铭记的原因吧。

《大路》影评:为何成为影史经典,孤独主题如何触动人心,费里尼风格有何特别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