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桑》影评解析,吴念真为何拍父亲?豆瓣评分高吗?

​160多分钟的电影​​,节奏是慢了点,看的时候我甚至有点不耐烦 😅。但看完后回味一下,才发现后劲这么大,心里堵堵的,又暖暖的。很多人在搜“《多桑》影评”,估计也是想找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共鸣​​吧,想看看别人是不是也被戳中了。

这部电影是1994年吴念真拍的,讲的是他父亲的故事。“多桑”就是日文里“父亲”的意思。主角是蔡振南演的,一个在​​日本殖民时期长大的台湾矿工​​。他一辈子说着日语,爱日本货,梦想去看富士山,结果被自己孩子骂“汉奸”。但你说他真是什么坏人吗?好像也不是,就是时代造就的一个悲剧小人物罢了。

🔍 为啥吴念真要拍这部《多桑》?

我觉得吧,​​他可能就是想用电影留住记忆​​。吴念真自己说过,当你从记忆里找素材去描绘父亲时,那个父亲可能已经不是真正的父亲了,里面掺进了自己的怜悯、埋怨、仰慕,还有自己人生观的投射。拍《多桑》大概是他和父亲和解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那一代人对父辈复杂情感的一次集体释放。

电影里有些细节特别真实,比如多桑失业后沉迷打麻将,老婆孩子都嫌弃他;但他又死要面子,儿子给他钱他坚决不要。这种​​矛盾感​​,恰恰说明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助和自尊。吴念真没把父亲塑造成英雄,而是拍出了他的窝囊和固执,但也拍出了他的善良和脆弱。

💡《多桑》豆瓣评分咋样?值得看吗?

这部片在豆瓣上​​评分8.1​​,算是挺高的了,好过92%的惊悚片和75%的剧情片。不过它确实有点“挑观众”,因为节奏慢,也没什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就是​​平平淡淡地讲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如果你喜欢看故事性强、节奏快的商业片,那可能会觉得闷。

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动人的细节。比如多桑蹲在门口抽烟的样子,让儿子去买红糖,儿子给干活的他送饭……这些场景特别有生活气息,很多人说在看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爸爸的样子​​。

🎬 电影里最戳人的点是啥?

对我来说,最难受的是看到多桑​​最后生病的样子​​。他当矿工得了肺病,整天咳嗽喘不过气,要靠氧气机活着。最后他选择从医院窗户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看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眼泪,不是因为他死了,而是因为他用这种方式​​保全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多桑》影评解析,吴念真为何拍父亲?豆瓣评分高吗?

电影里还有一句台词很戳心,多桑对儿子说:“​​他这辈子最大的盼望,就是以后的子孙不要再钻矿坑了​​。不要再和他一样,还没老,身子就先埋了一半。”这大概就是所有父亲最朴素的愿望吧,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一遍。


📌 看电影时可能会想到的问题

  • ​为什么多桑那么亲日?​​ 因为他出生在日本殖民时期,接受的是日式教育,日本文化已经成了他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这不是他能选择的,而是时代造成的。

  • ​电影节奏为什么这么慢?​​ 吴念真可能就是想用这种缓慢的节奏来表现生活的真实感。生活本身就不是一直充满戏剧性的,很多时候就是平淡甚至沉闷的。

    《多桑》影评解析,吴念真为何拍父亲?豆瓣评分高吗?

  • ​豆瓣评分8.1算高吗?​​ 在文艺片里算不错的分数了,说明虽然观影门槛高了点,但很多人还是被它打动了。


💭 个人看法与建议

看完《多桑》,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更加理解父辈了​​。他们那代人可能有很多我们看不惯的习惯和思想,但他们也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长大的,有他们的无奈和局限。

吴念真拍这部电影,或许就是想告诉我们:​​父亲不只是父亲,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他的梦想、他的挣扎、他的不完美。我们不应该用现在的标准去评判过去的人,而应该试着去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多桑》影评解析,吴念真为何拍父亲?豆瓣评分高吗?

如果你打算看这部电影,我建议你​​找个安静的时间,耐心地看完​​。不要期待什么惊心动魄的情节,就当是听一个老人讲述他父亲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细腻的情感需要慢慢品味。

对了,看完《多桑》后,如果还想看类似风格的电影,可以试试《搭错车》、《饮食男女》、《不能没有你》这些,也都是讲家庭和亲情的台湾电影,很感人。

希望我的这些分享能帮到你 ❤️。每个人看完《多桑》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才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