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影评:导演风格?舞蹈与迷幻?真实事件改编?

大家好,我是云哥,今天咱们聊聊加斯帕·诺那部争议巨大、又让人看完有点“上头”的电影——《高潮》🎬。这部2018年的作品在戛纳“导演双周”单元拿了最佳影片,但评价真是两极分化到不行。有人说它是视觉听觉的盛宴,也有人觉得它纯粹是感官轰炸。不管你是哪种,看完这篇,希望能帮你更懂它一些。

🔍 ​​1. 电影讲了啥?简单剧情梳理​

《高潮》的故事其实不复杂。一群才华横溢的舞者👯♂️,在一处偏僻的废弃学校进行封闭排练。他们成功录制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视频,于是开启了一场狂欢派对。然而,派对中途有人发现用来庆功的桑格利亚酒被人掺入了强力致幻剂(LSD)😵,整个狂欢急转直下,变成了一场无法逃脱的集体噩梦和歇斯底里的崩溃。电影就聚焦于他们“中毒”后产生的各种幻觉和逐渐失控、自相残杀的过程。


🎨 ​​2. 导演风格:加斯帕·诺的“作者印记”​

要说《高潮》,必须先提它的导演​​加斯帕·诺​​。这位老哥的电影一直都很“特别”,口味重、挑战观众承受力是他的标签。他的前作像《不可撤销》、《遁入虚无》、《爱恋》,部部都争议巨大,《高潮》也一样。

这家伙的电影语言辨识度极高:

  • ​迷幻视觉​​:电影用大量旋转镜头、闪烁灯光和扭曲画面来模拟吸毒后的主观视角,看得人头晕目眩,但也因此沉浸感超强🌀。

  • ​长镜头运用​​:电影里有很多看起来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尤其是开头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群舞​​,节奏、力量感和技巧都让人惊叹,这几乎是影史留名的级别。

  • ​主题大胆​​:加斯帕·诺从来不惧探索禁忌领域,比如药物、性、暴力以及人类理智崩溃的边界。他自个儿也说过,想用这部电影展示比《高潮》中年轻人偶尔的恐惧状态更糟的、持续性的恐惧,比如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状态。

所以,看他的电影,你很难“舒服”,但往往印象深刻。


💃 ​​3. 舞蹈与迷幻:看似矛盾,实则相融​

电影里的​​舞蹈​​💥和​​迷幻​​🌌元素,初看好像不搭,但其实联系紧密。

舞蹈在这里不仅是艺术表现,更是一种​​情绪和能量的积累与宣泄​​。开头那段精彩群舞,展示了舞者们身体的极致控制力、澎湃的生命力和某种集体的亢奋。这为他们之后​​因药物而彻底失去对身体和精神的控制​​,形成了强烈的、甚至有些残酷的对比。

​元素​

​前期作用 (狂欢阶段)​

​后期作用 (崩溃阶段)​

​舞蹈​

展现力量、控制、协作与艺术美

动作变形,成为挣扎、痛苦和失控的本能反应

​音乐​

营造派对氛围,节奏感强

变得扭曲、重复、刺耳,加剧焦虑和恐慌感

​镜头语言​

相对平稳,展示整体环境与舞蹈

剧烈晃动、旋转、特写,模拟幻觉,制造混乱与窒息感


🤔 ​​4. 争议与评价:为啥口碑两极?​

《高潮》的评价非常两极分化,喜欢的和讨厌的理由都很鲜明。

​👍 喜欢的观众觉得:​

  • ​技术层面牛逼​​:摄影、运镜、剪辑、配乐都极具实验性和冲击力,尤其是长镜头,看得人瞠目结舌。

  • ​沉浸感超强​​:真的能让观众体验到那种迷失、恐慌和崩溃的感觉,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正是电影想要的效果。

  • ​主题深刻​​:认为它不仅仅是在展示猎奇,更隐喻了​​集体癔症、信任崩溃和社会解构​​等更深层的东西。

​👎 不喜欢的观众则认为:​

  • ​形式大于内容​​:觉得电影过分追求视觉听觉刺激,故事性弱,人物扁平,缺乏内在叙事动力和情感连接。

  • ​观感不适​​:长时间的眩晕镜头和尖叫冲突,对普通观众来说简直是折磨,纯粹是为了恶心人而恶心人。

  • ​价值存疑​​:怀疑这部电影除了提供一次“致幻体验”外,是否还有真正的艺术或思想价值。

云哥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用什么标准和期待去看它​​。把它当成一部传统的、有完整起承转合的故事片,你肯定会失望;但如果愿意接受一次​​极端的、注重感官体验的实验影像​​,它可能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 ​​5. 《高潮》关键信息一览​

为了让大伙儿快速了解这部电影,云哥准备了个小表格:

​项目​

​信息​

​导演​

加斯帕·诺 (Gaspar Noé)

​主演​

索菲亚·波多拉, 其他多为专业舞者(非职业演员)

​上映年份​

2018年

​获奖情况​

2018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最佳影片

​风格标签​

​迷幻、恐怖、舞蹈、实验电影​​、长镜头、感官冲击

​核心设定​

舞团派对,饮品被意外投入致幻剂LSD,集体陷入崩溃

​争议焦点​

​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过度追求感官刺激、叙事薄弱


❓ ​​6. 常见问题答疑(Q&A)​

​Q:这部电影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吗?​

A:​​并非直接基于某个特定的真实事件​​。导演加斯帕·诺更多是借鉴了90年代一些关于集体中毒和恐慌的新闻报道,以及他自己对致幻剂体验的理解(虽然他声称自己拍摄时是清醒的)进行创作的。它是一种艺术化的提炼和夸张表达。

​Q:电影里的舞蹈是演员自己跳的吗?​

A:​​是的,绝大多数都是真跳​​。导演选用了大量专业舞者,主演索菲亚·波多拉本人就是专业舞者出身(曾为麦当娜伴舞)。电影开头那段长镜头群舞是实打实的表演,这也是影片震撼力的重要来源。

​Q:观影前需要注意什么?​

A:​​强烈注意!​​ 这部电影含有大量​​闪烁灯光、旋转镜头、幻觉场面以及暴力、性暗示内容​​,极易引起生理不适(头晕、恶心、焦虑)。有癫痫史、光敏性癫痫、易晕动症或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朋友,​​云哥真心不建议观看​​。普通观众也请务必做好心理准备。


💎 ​​7. 个人观点与建议​

聊了这么多,云哥最后说说自己的看法。《高潮》肯定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的电影,甚至可以说它“不友好”😵。但它在大胆的实验性和极致的感官表达上,确实做到了某种极致。你可以不喜欢它,但很难忽视它。

如果你对​​实验电影、作者导演、迷幻文化​​感兴趣,或者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观影极限,那《高潮》值得你体验一次——当然,前提是身体和心理都能扛得住。但如果你追求的是清晰的叙事、丰满的人物和愉悦的观影感受,那云哥劝你​​果断避开它​​,选择其他更温和的作品。

总之,《高潮》就像一杯烈酒,呛口、灼喉,但有些人就是能从中品出些不一样的滋味。它或许不能让你“高潮”,但一定能让你​​印象深刻​​。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