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小糊涂:最近补了波兰斯基的《怪房客》,看完一头雾水啊!那个结局,男主为啥穿女装跳楼了?跳了一次没死成还爬回去再跳一次?这到底是想说啥啊?有没有看懂的朋友来聊聊🤔
资深影评人老周:哎呦这片子可太有的聊了。先说结局吧,我个人觉得,男主特雷尔科夫斯基最后穿上女装变成前房客西蒙娜跳楼,完成了一个可怕的“身份替代”循环。电影开头不就是西蒙娜跳楼吗,结尾男主用同样方式结束,暗示这种悲剧会在这间公寓里不断重演。至于跳两次,第一次可能象征他对这种命运的“预演”或者内心挣扎,第二次才是真正的绝望和屈服。波兰斯基在这里玩了个超现实的手法,挺震撼的。
电影研究生阿紫:我同意老周的看法。这部电影里有超多关于“凝视”和“身份”的隐喻。你注意看电影里到处都是镜子,男主经常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但有时候又觉得很陌生。这其实就在说他在这个压抑的环境里,慢慢迷失了自我,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了。还有那些邻居,总是从窗户外面盯着他看,这种“被凝视”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被观察的标本,特别窒息。
心理学爱好者大猫:从心理学角度瞅,男主很可能出现了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和被迫害妄想。他是个性格内向又敏感的外来者,一心想着融入新环境,但邻居们呢,可能只是些习惯冷漠、爱抱怨的普通人(虽然确实挺烦人的)。但男主在这种压力下,把自己代入了前房客的受害者角色,觉得所有人都在害他。那些诡异的经历,像墙上洞里挖出牙齿、睡觉被换女装,很可能部分是他精神崩溃后的幻觉和臆想。电影牛逼的地方就是,让你一直猜,这到底是真的还是男主自己想疯了。
波兰斯基粉丝团团长:聊这片没法绕过导演本人。波兰斯基的人生经历简直就是这部电影的注脚。他是波兰裔犹太人,童年经历过纳粹迫害,母亲死在了集中营,自己侥幸逃生。后来他老婆莎朗·塔特又被曼森家族残忍杀害。这些悲惨遭遇让他对人性、对排外和迫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恐惧。《怪房客》里那种外来者的孤独、被群体排斥的焦虑、以及无处不在的paranoia(偏执/妄想),很大程度上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他自己演男主,估计感触更深。
阿佳妮的颜粉星星:虽然我是冲着伊莎贝尔·阿佳妮去看的,但她在里面戏份不算最多诶。她演的那个斯特拉,是前房客西蒙娜的朋友,有点像男主和那个诡异世界之间的一丝若即若离的联系。阿佳妮那种神秘又带点疏离的气质,跟电影整体氛围挺搭的。不过这片子主要还是波兰斯基一个人的独角戏,看他怎么一步步被逼疯。
日常吐槽君:说实话,我看的时候觉得有些邻居的行为好像也能理解一点点?比如男主半夜开派对吵到别人,邻居投诉好像也...没那么罪大恶极?当然他们后来那种集体冷漠、排外,确实让人不舒服。感觉电影也在说,有时候“平庸之恶”或者集体的冷漠,也是压垮人的一根稻草。谁还没遇到过几个糟心邻居呢,只不过电影把它极端化了。
🍿总结一下咯:
《怪房客》不是那种靠 jump scare 吓人的恐怖片,它的恐怖是一种心理上的、氛围上的,让你后怕的压抑感。它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探讨了身份认同、群体排斥、个人与环境的扭曲关系这些深刻的主题。结局那个循环,暗示了这种悲剧性可能无法避免,想想还挺绝望的。
所以啦,觉得没看懂或者看完有点郁闷很正常!这部电影就像一杯需要慢慢品的苦咖啡,回味起来才觉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