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影评,历史伤痕如何愈合?爱情如何守候?表演怎么样?

哎,说到张艺谋的电影《归来》,不知道大家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陈道明和巩俐的表演,心里真是堵得慌,又忍不住为他们那份执着动容。这部电影讲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归来,更是一个时代过去后,人们如何面对伤痕、如何守着那份几乎被磨平了的爱的故事。今天小赵就和大家聊聊这部让人心情沉重的片子。

🎬 故事梗概:回不去的家与认不出的爱人

《归来》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主人公陆焉识(陈道明 饰)是个知识分子,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他和家人音讯隔绝多年。他太想家了,太想妻子冯婉瑜(巩俐 饰)和女儿了,居然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但这个举动,可把他怀揣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给吓坏了,也给了她巨大的压力。女儿想方设法阻止妈妈和爸爸相见,结果呢,这对苦命夫妻近在咫尺,却硬生生又被拉开,再次相隔天涯。

等到“文革”结束,陆焉识总算平反回家了,可家里的样子让他心都碎了。女儿丹丹早就放弃了跳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普通的女工。最让他受不了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冯婉瑜,因为生病,已经不认识他了。这么大的变故,这么深的感情,逼着陆焉识做了一个在别人看来也许很荒诞,但对他来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 历史与个人: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归来》的背景是那段我们都知道但又不愿多提的岁月。电影里没有太多直接的血腥场面,但那种压抑和无助感,透过屏幕都能感觉到。陆焉识在西北农场经历了二十年的改造,这种经历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身心摧残可想而知。

电影里一家人的遭遇,某种程度上是那个时代很多家庭的缩影。政治运动像一把刀子,把亲情、爱情切割得支离破碎。女儿丹丹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了和父亲“划清界限”,这背后的无奈和挣扎,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好理解了。不过话说回来,​​电影对历史背景的处理比较含蓄​​,没有太多直接展现冲突的镜头,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变化来折射那个时代的残酷。这种做法好不好,可能得看各人怎么想了。

🎭 表演艺术:巩俐与陈道明的“无声”较量

这片子能这么打动人,巩俐和陈道明的表演绝对是头功。他俩的戏,好多时候没啥台词,就靠眼神、动作和微表情。

​巩俐演的冯婉瑜​​,是个内心极其复杂的角色。她等着丈夫,但丈夫真站在面前时,她又认不出来。那种恍惚、执着又带点脆弱的状态,巩俐把握得太准了。有场戏是她每月5号兴高采烈地去火车站接丈夫,每次都失望而归,那种状态看得人又心疼又无奈。严歌苓甚至说巩俐演“绝”了,每个毛孔都在演戏。

​陈道明演的陆焉识​​,则是一种克制的深情。妻子不认识他了,他想尽办法接近她、帮她恢复记忆,甚至假装成修钢琴的、读信的。陈道明把知识分子的那种教养、隐忍和骨子里的坚韧演出来了。特别是他对待女儿原宥的态度,云淡风轻的一句“我知道”,背后是多少辛酸和宽容。

他俩的配合,真是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那对受苦受难的夫妻,而不是在演戏。

🤔 爱的守候:记住,还是忘却?

电影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冯婉瑜的病了。她忘了丈夫的样子,但没忘记爱他,没忘记每月5号去车站接他。这种“记得”与“忘记”的错位,成了电影最残酷又最美的地方。

陆焉识的各种努力,读旧信、弹钢琴🎹,是想帮她找回过去的记忆。但后来他好像明白了,陪着她,用新的方式爱她,或许更重要。于是就有了电影结尾,他陪着妻子一起去车站,举着写有自己名字的牌子,等着那个永远也等不回来的“自己”。这种守候,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爱情,成为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与陪伴。

⚖️ 评价与争议:它到底好不好?

对《归来》的评价,说实话挺两极的。

​夸的人​​觉得它深刻、感人,夸它表演精湛,叙事含蓄而有力量。有人称赞它是“醇而不烈”的好酒,需要慢慢品。这种克制的情感表达,被认为更符合历史反思应有的深度。

​批评的声音​​主要觉得电影对历史背景的展现太“轻”了,好像隔靴搔痒。原著小说《陆犯焉识》里那些更复杂、更尖锐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电影里没太体现。可能出于各种考虑,电影选择聚焦于家庭和情感,​​这或许使得没读过原著的观众,不太容易理解两人感情为何如此深厚执着​​。也有年轻观众觉得节奏慢,故事老套,不太能入戏。

我个人觉得,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没必要非得板着脸批判。​​《归来》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折射一个时代的伤痛​​,或许反而能让更多人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反思的必要。当然,这种处理是否成功,可能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 观影小贴士:看之前要知道的事

如果你想去看《归来》,或者打算在家里看,小赵有几点小建议:

  1. 1.

    ​心态准备​​:这不是一部轻松的爆米花电影🍿️,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感受。可能还会觉得有点闷。

  2. 2.

    ​背景了解​​:如果能稍微了解一点电影所反映的那段历史背景,看的时候可能会更有感触,也更容易理解人物的行为逻辑。

  3. 3.

    ​关注表演​​:别光看剧情,多留意巩俐和陈道明两位戏骨的细微表情和动作,真的是表演课级别的。

  4. 4.

    ​情感投入​​:试着代入角色的情感,去体会那种无奈的等待、刻骨的爱以及无法言说的痛,或许你就能get到这部电影的点了。

💭 个人心得与结束语

看完《归来》,心里沉甸甸的。它让我想到,历史或许会翻页,但落在个人身上的印记,可能一辈子都抹不掉。电影里的“归来”,不只是人物理意义上的回家,更是情感上的寻找与守候,是一种与记忆和解的方式。

这部电影或许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了爱在极端条件下的韧性。​​这种爱,可能无法治愈一切创伤,但至少能给予陪伴和尊严​​。在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这种看似“过时”的执着和守候,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希望我们都能珍惜身边人,珍惜那些平凡的、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爱。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