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巴西电影《看不见的女人》,心里堵得慌,又觉得这电影真该让更多人看到🤯。它拿了2019年戛纳一种关注大奖,豆瓣评分也挺高,但绝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片子🎬。它讲的是上世纪50年代,巴西一对亲姐妹吉达和尤丽狄茜,因为父权社会的压迫和家庭欺骗,生活在同一城市却一生未能相见的悲剧。
———————————————————————————————————————
01 电影讲了什么故事?
故事始于1950年代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姐姐吉达叛逆浪漫,渴望自由爱情,跟水手私奔了;妹妹尤丽狄茜文静内向,梦想成为钢琴家🎹。私奔后的吉达发现所托非人,怀有身孕又被父亲以“家族耻辱”为由赶出家门。父亲还欺骗姐妹两人,对吉达说妹妹去了奥地利学音乐,对尤丽狄茜则说姐姐在希腊过着幸福生活。实际上两人都在里约,却苦苦寻找了对方大半辈子。
02 女性困境到底有多深?
电影深刻展现了父权制下女性生存的艰难。吉达和尤丽狄茜虽然性格迥异,但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 •
吉达因自由恋爱而被家庭放逐,作为单身母亲艰难求生
- •
尤丽狄茜被迫接受包办婚姻,丈夫粗暴,钢琴梦想被扼杀
她们的父亲曼纽尔和尤丽狄茜的丈夫安特诺代表了男权社会的压迫力量。父亲将怀孕的吉达赶出家门,尤丽狄茜的丈夫不仅婚内强奸她,还阻止她追求音乐事业,甚至藏起了吉达多年来写给妹妹的所有信件。电影中有一个震撼的细节:女性承担了75%的无偿照护工作,每年为全球GDP贡献10万亿美元,却休息得更少,得不到报酬,缺少社会支持。
03 电影艺术手法如何?
导演卡里姆·埃诺兹采用了高超的叙事技巧。电影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表现女性情感世界,大量使用特写和近景捕捉人物微妙表情。绿色意象贯穿全片——吉达的绿裙子、绿色的墙壁、雨林的绿叶,既象征希望,也暗示着束缚。
双线叙事结构平行展示两姐妹的生活,让观众同时看到她们在各自困境中的挣扎。这种处理方式强化了命运的残酷和姐妹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04 现实意义何在?
这部电影远超个人悲剧的范畴,揭示了系统性的性别不公。它展示了在“性别中立”规则背后,男性往往被视为默认选项,女性则被视而不见。比如女性遭遇车祸受轻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重伤可能性高47%,死亡率高17%,因为汽车根据男性身材设计,碰撞测试假人以男性为基准。
即使在今天,女性的无偿劳动和社会贡献仍常被忽视。电影中吉达和尤丽狄茜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女性如何被排除在叙事之外,如何成为“看不见的女人”。
———————————————————————————————————————
我个人觉得《看不见的女人》最震撼的是它展示了女性如何在系统压迫下成为共谋。吉达和尤丽狄茜的母亲深知女儿们的痛苦,却因自身地位低下而无力反抗,甚至默认了丈夫的欺骗行为。
电影结尾处,年迈的尤丽狄茜终于读到吉达几十年来写给她的信,并见到了吉达的孙女——一个长得酷似姐姐的年轻女孩。这个结局既残酷又带有一丝希望,暗示着新一代女性或许能打破这种循环。
所以推荐大家都看看这部电影,它不仅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社会中的性别不公。毕竟,只有看见问题,才能开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