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妈妈》这部电影,我一个大男人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 😭。这部由杨荔钠执导,吴彦姝和奚美娟主演的电影,讲述85岁母亲照顾65岁阿兹海默症女儿的感人故事,绝对是2022年最催泪的国产电影之一。
今天云哥就带大家深入解析这部作品,聊聊它的感人之处和那些让人深思的细节。
💡 一、电影基本信息与剧情概要
《妈妈》这部电影聚焦一对高龄知识分子母女。85岁的母亲蒋玉芝(吴彦姝 饰)原本像个“老小孩”,享受着65岁女儿冯济真(奚美娟 饰)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们的生活平静而规律,直到女儿被确诊患有阿兹海默症。
这一诊断彻底改变了母女关系。母亲不得不重新振作,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照顾者,以85岁高龄承担起照顾患病女儿的重任。她曾说:“每个妈妈都是母狼,保护幼仔是天性,我会保护好我自己的小孩”。影片细腻展现了母女二人共同面对疾病、衰老与记忆流失的过程,以及背后隐藏的家庭历史创伤。
🎬 二、演员表演:教科书级的演技对决
吴彦姝和奚美娟两位演员的表演绝对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之一。
- •
吴彦姝的转变:她从影片前期任性、矫情、略显自私的“老少女”,在女儿发病后转变为坚强、勇敢、充满母性光辉的“母狼妈妈”。这种转变展现了母爱的强大本能。
- •
奚美娟的层次:她精准演绎了阿兹海默症患者从初期细微变化到后期严重失忆、行为失控的全过程。片中女儿病情恶化后,从一个温婉慈悲的知识分子变得出奇疯癫、不停幻想,奚美娟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巨大反差。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位演员通过眼神、细微动作和肢体语言,将母女之间的复杂情感:爱、依赖、愧疚、挣扎,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影评认为奚美娟对患病女儿的演绎“堪称教科书级别”,而吴彦姝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女主角奖。
🧠 三、真实与残酷:阿兹海默症的真实描绘
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阿兹海默症(也称阿尔茨海默症)的残酷性。这种疾病是大脑老化后发生退行性改变,致使正常功能慢慢被吞噬,进而出现记忆减退、思维混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反常的疾病。
影片中,女儿冯济真的症状呈现包括:
- •
记忆衰退:忘记关水龙头、弄错早餐食谱。
- •
定向力障碍:迷路、找不到家。
- •
行为异常:半夜拎着婚纱在街上狂奔、下雨天拒绝母亲撑伞甚至回以暴力。
- •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期无法控制排泄。
这些描绘引发了观众对老年群体的关注。截至202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中国更是世界上老年痴呆症患者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0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这部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到照护这类患者的艰辛与不易。
💞 四、深度解析:超越表面的主题探讨
除了感人的母女亲情,电影还试图探讨更深层次的主题。
其一,是历史与个人创伤的纠葛。影片通过女儿的幻觉和呓语,隐约揭示了这个家庭曾经的创伤。女儿可能因特殊历史时期(如文革)的某些行为(如将父亲反锁门外),间接导致父亲投湖自杀,这使得她一生都活在愧疚与自我惩罚中,选择单身、过清苦生活、做义工来赎罪。阿兹海默症让她在意识混乱中再次直面这段过去。
其二,是对“母爱”与“救赎”的思考。母亲照顾女儿,不仅是出于天性,或许也包含了某种对女儿的弥补和理解。而女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以另一种方式“解脱”了多年的心理枷锁。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影片在表现疾病的残酷性和照护压力方面可能有所美化或诗意化,现实往往更加沉重和琐碎。
🎥 五、艺术手法与争议
导演杨荔钠运用了一些特定的电影语言来讲述故事:
- •
视觉象征:如用水喻指疾病的发展(水位深度隐喻疾病恶化程度);用水面、镜子、玻璃来表现女儿的认知障碍和内心世界。
- •
手持镜头与跳切:用于表现女儿患病后的主观意识和混乱状态。
- •
超现实主义场景:如女儿梦境中浑浊湖底、漂浮书页的意象,象征其混乱意识和对记忆流失的恐惧。
影片也存在一些争议点:
- •
叙事节奏与结构:有评论认为影片前后部分存在一定的割裂感,女儿病情恶化“快到令人猝不及防”,从温馨感动突然转向揪心,情感连续性受到影响。
- •
个别情节设置:如文淇饰演的周夏后期带崽归来报恩的桥段,被部分观众认为有些突兀和刻意。
- •
对疾病的呈现:关于影片是否足够真实深刻地展现了阿兹海默症的全貌和照护困境,存在不同看法。
🤔 六、观影建议与个人心得
如果你打算观看《妈妈》,云哥这里有几点建议:
- •
备足纸巾:这部电影情感浓度很高,很容易让人泪崩。
- •
关注表演:仔细品味吴彦姝和奚美娟两位戏骨的细腻演技,是很大享受。
- •
思考主题:除了亲情,也试着思考影片关于历史、愧疚、救赎和生命议题的表达。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妈妈》是一部有缺点但依然动人的作品。它或许在某些方面做了艺术化处理,但其核心所传递的母爱力量、面对苦难的勇气以及关于生命尊严的思考,是真挚且具有冲击力的。它让我们更关注家中长辈,特别是那些受疾病困扰的老人们。
最后唠叨一句:“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多珍惜和陪伴家人吧,希望这部电影也能给你带来一些触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