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剧荒,想找一部能戳中思考的电影,那么2021年上映的《毛里塔尼亚人》(The Mauritanian,国内译名《760号犯人》)可能是个挺特别的选择。这部片子来头不小,它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还让朱迪·福斯特凭此拿到了第78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但,它到底讲了个啥故事?值不值得花两个小时看?咱们来聊聊。
🔍 故事原型与背景:一桩荒谬的冤案
影片改编自穆罕默德·乌尔德·斯拉希(Mohamedou Ould Slahi)的回忆录《关塔那摩日记》。斯拉希是毛里塔尼亚人,2001年11月,就在911事件过去两个月后,他在家中被当地警方告知“美国人想见他”。预感不妙的他,在匆忙删除手机通讯录并让母亲“留点炖肉”后,被带走。谁曾想,这一别就是14年。
斯拉希未经任何审判或定罪,先被带到约旦关了5个月,后又转移到阿富汗的基地,最终被投入古巴关塔那摩美军监狱。逮捕他的理由?现在看来非常荒谬:他曾接受过恐怖组织训练、他哥哥用本·拉登的卫星电话给他打过一次电话,并给他汇过一笔钱。这些“证据”最终推导出他为恐袭招募人员、资助恐怖组织的结论,堪称“欲加之罪”的典范。
🎬 电影讲什么?三条叙事线与人性挣扎
电影没有单纯聚焦斯拉希的悲惨遭遇,而是巧妙地通过三条人物线索展开叙事:
- •
斯拉希(塔哈·拉希姆 饰):在狱中遭受“特别项目”对待(包括剥夺睡眠、水刑、精神摧残等非人折磨)。他一度绝望,但最终通过自学英语,从零基础到能为自己辩护,展现了惊人的韧性。
- •
辩护律师南希·霍兰德(朱迪·福斯特 饰):她顶着全美国的骂名(为“恐怖分子”辩护),面对政府重重阻挠(如关键档案被涂抹),坚持为斯拉希寻求正义。她的那句“你必须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否则我无法为你辩护!”与斯拉希绝望的咆哮“我什么都不需要告诉你!无论我说什么都不重要!……”的对手戏,极具张力,体现了双方心态在压力下的崩溃。
- •
军事检察官斯图尔特·库奇中尉(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饰):他最初肩负将斯拉希定罪的使命,但因调查中发现证据漏洞和虐囚事实,经历良心的巨大挣扎,最终选择放弃起诉。这条线展现了在体制压力下,个体坚守正义的可能。
这种多视角叙事,让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受害者的痛苦,也能看到系统内寻求正义者的艰难,以及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面向。
👍 电影的亮点与争议
《毛里塔尼亚人》值得看的地方:
- •
强大的演员阵容与表演:塔哈·拉希姆的表演备受赞誉,将斯拉希的痛苦、绝望与韧性刻画得深入人心。朱迪·福斯特也成功塑造了一位坚韧的律师。
- •
直面黑暗的勇气:影片揭露了关塔那摩监狱的酷刑系统与“无限期羁押”政策,批判了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对人权的漠视和司法程序的失当。片中有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监狱标牌上写着“禁止伤害蜥蜴”,暗示蜥蜴比未经审判的囚犯更受保护。
- •
引人深思的提问:影片结尾抛出的问题:“你会坚持抵抗邪恶吗?你会尽你的所能在地球上寻求正义吗?并且以人类固有的尊严对待每一个人?”值得每个人深思。
一些存在的争议与批评:
- •
“白人救世主”叙事:有批评认为,影片虽基于真实事件,但叙事上仍隐约流露出“白人精英拯救弱势群体”的居高临下感,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律师被塑造成了“圣母”般的形象。
- •
节奏与焦点问题:部分观众觉得影片节奏不够紧凑,有些冗长,且在三条叙事线之间切换,有时显得重点不够突出。
- •
“审美疲劳”:对于常看政治惊悚片的观众,这类揭露美国政府黑幕的题材可能已不新鲜,导致观影感受“累觉不爱”。
🤔 我们从中能看到什么?
《毛里塔尼亚人》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惨故事。它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多个层面的问题:
- •
对司法程序正义的反思:影片强调了“人人都有受审判的权利”和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即使面对滔天罪行,也不能牺牲程序正义,否则冤狱难免。
- •
宗教与人性宽恕的力量:斯拉希最终选择了宽恕,影片也隐约体现了宗教引导下的善良、同情与良心,试图弥合不同信仰间的裂缝。
- •
好莱坞“政治正确”的双面性:这类影片的存在和获奖,本身也说明了美国社会允许并鼓励批判性创作。但另一方面,它也常被看作是某种“政治正确”的体现,有时电影批判与现实改变的脱节也引人思考。
💡 观影小贴士与独家见解
- •
如果你决定看,建议留意塔哈·拉希姆的微表情和肢体语言,那是表演的精华所在。
- •
电影在回忆部分采用4:3画幅,正片叙事用2.35:1画幅,这种切换有助于区分时空和人物心理状态。
- •
据一些看过院线版的观众反映,国内上映版本比原版删减了约4分钟,具体删了什么,不得而知,但这本身也成了一个值得玩味的注脚。
独家见解: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或许不是那些揭露黑幕的“大场面”,而是一个细节:斯拉希在狱中从零开始自学英语,三年就能与母语者流畅交流,九年后已能为自己出庭辩护。这种在极致压迫下迸发的生命力和求知欲,远比单纯的控诉更有力量。它告诉我们,人性尊严的防线,有时可以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学习和思考——来坚守。
所以,《毛里塔尼亚人》或许不是完美的神作,但它提供的思考价值,远超过一部娱乐片。它关于正义、宽恕,以及在系统性的不公面前,个体能否坚持抵抗邪恶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