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几个月,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想想就挺吓人的,但电影《遗愿清单》就这么直接把它抛给了我们。小赵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部由杰克·尼科尔森和摩根·弗里曼两位老戏骨主演的经典电影,希望能带给你一些触动。
📽️ 电影讲了啥?
《遗愿清单》讲的是两个背景截然不同的老头儿——亿万富翁爱德华(杰克·尼科尔森 饰)和汽车修理工卡特(摩根·弗里曼 饰)——因身患癌症住在同一间病房的故事。爱德华有钱有势但孤独傲慢,卡特知识渊博为家庭付出一切却也有未实现的梦想。当医生告诉他们时日无多,卡特写下了他的“遗愿清单”,爱德华发现后决定加入,并用他的财富帮助两人一起完成这些疯狂愿望。他们跳了伞🏂、飙了车、看了金字塔🗼、去了长城...在生命最后的旅程里,他们不仅体验了世界,更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彼此的友谊。
🤔 为啥它能戳中我们?
小赵觉得,这部电影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没刻意煽情,却能让很多人鼻子发酸。它通过两个即将离世的老人去完成愿望的过程,让我们不自觉地带入自己:我的人生有遗憾吗? 😢 卡特和爱德华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或许是因为他们做了我们很多人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电影里说,古埃及人死后会被问两个问题来判断能否进入天堂:“你的一生快乐吗?”、“你给别人带来过快乐吗?”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真的难住了不少人。
💡 电影藏着哪些深意?
《遗愿清单》不只是一个关于“完成愿望”的冒险故事,它背后有些东西值得我们琢磨。
💰 物质与情感,哪个更重要?
爱德华富可敌国,能轻易实现卡特种清单上的物质愿望,比如环球旅行、高空跳伞。但他内心孤独,与女儿关系破裂,缺乏亲情温暖。卡特经济条件普通,一生为家庭奔波,甚至放弃了成为历史教授的梦想,但他拥有家人关爱。电影通过这种对比或许暗示,真正的生命丰盛,可能不在于财富堆积,而在于情感的联结和共享的体验。
👥 相遇如何让彼此改变?
爱德华和卡特,一个张扬霸道,一个内敛沉稳,性格反差极大。但正是这段共同的旅程,让他们互相影响,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爱德华在卡特影响下,开始尝试与女儿和解,寻求亲情温暖;卡特在爱德华鼓励下,勇敢走出按部就班的生活,追寻自我价值。他们的友谊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结,可以超越社会地位和性格差异,并在生命尽头带来救赎与圆满。
🌍 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
电影带我们看了世界那么多壮丽的地方——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中国长城、非洲草原...这些绝美风景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成了他们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背景。在这些人类奇迹和自然伟力面前,生命的短暂与渺小愈发凸显,但也正因为如此,生命中每一个真诚的瞬间、每一次开怀大笑、每一份真挚情感才显得格外珍贵。
✨ 一些难忘的瞬间
电影里有些场景和台词,小赵看完很久都还记得。
- •
“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爱德华清单上有这么一条。后来他找到了女儿,并亲吻了他的外孙女——他心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这个心愿的完成方式,温暖又充满爱意。
- •
骨灰装在咖啡罐里:两人曾玩笑讨论身后事,卡特说为环保火化,爱德华因幽闭恐惧症也选择火化,并说把骨灰装在“咖啡罐”里。电影结尾,爱德华的助手真的将两人的骨灰装在咖啡罐中带到了喜马拉雅山安放,完成了他们“葬在雪山之巅”的愿望(尽管具体是如何获得许可并实施的,影片并未详细交代)。这个设定带着美式幽默,却也不失深情。
- •
卡特的家宴与爱德华的孤独:卡特病情恶化决定回家,与家人围坐吃团圆饭的温馨场面,和爱德华回到空荡豪宅独自撕开方便食品的孤独画面形成强烈对比。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幕 powerfully 展现了家庭和亲情在生命终章时的无可替代。
💭 小赵的看法与建议
看完《遗愿清单》,小赵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用一种不算沉重的方式,迫使我们思考死亡这个终极命题,进而反思如何更好地“生”。它或许暗示,减少生命遗憾的方法,可能就是更勇敢地去生活、去表达爱、去珍惜眼前人🌈。
所以,小赵的建议是:别真的等到“最后几个月”才去想要怎么活。也许我们现在就可以试着写一份自己的“生命愿望清单”,不一定要多么惊天动地,可以是学一项新技能、去一个一直想去的地方、多陪陪家人、或者勇敢地修复一段关系❤️。希望我们都能在生命的终点到来时,眼睛能够闭上,心却是敞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