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顶尖飞行员为啥会甘心变成一头猪?🐷 这事儿听起来离谱,但宫崎骏1992年的《红猪》就这么干了。它不像《千与千寻》或《龙猫》那样常被提起,却可能是老爷子最私人的一次自我剖白——尤其当你也在现实和理想间挣扎过的话。
这部动画的主角波鲁克,是一战后的意大利王牌飞行员。他中了莫名诅咒成了猪脸,离开军队,在亚得里亚海开了架红色水上飞机抓空贼讨生活。故事就绕着他的冒险、修飞机、和吉娜与菲奥两位女性的交集,还有跟美国飞行员卡地士的较量展开。但《红猪》绝不止于此,它藏着宫崎骏对战争、政治信仰和中年危机的思考。
✈️ 一、波鲁克到底为啥变成了猪?
表面看是“诅咒”,但宫崎骏的作品向来没这么简单。波鲁克的变猪,更像一种主动的“自我放逐”和“反抗”。
- •
对战争的厌恶与负罪感:波鲁克经历过惨烈的一战,目睹战友纷纷阵亡,自己却活了下来。他可能因此背负了沉重的负罪感,觉得自己不配再以“英雄”的人的形象存在。他用“猪”这种在世俗眼光中懒惰、肮脏的形象来惩罚自己,远离他曾参与的人类杀戮游戏。
- •
拒绝被政治裹挟:电影背景设定在法西斯势力崛起的意大利。波鲁克曾直言:“要我变成法西斯,我宁愿做只猪”。变成猪,成了他拒绝为国家机器服务、拒绝被民族主义绑架的方式,是一种保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的极端姿态。
- •
宫崎骏的自我投射:宫崎骏曾被称为“终身赤色分子”,对社会主义理想有共鸣。但上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让全球左翼知识分子陷入低潮。有人说,“红猪”的“红”就隐喻着红色的共产主义理想。波鲁克变成猪,或许也映射了宫崎骏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理想幻灭的苦闷和一种不愿妥协、宁可“边缘化”的复杂心态。
所以,波鲁克的猪形,并非简单的诅咒,更是他内心创伤、政治立场与自我选择的外化。
🎭 二、《红猪》想表达什么核心主题?
《红猪》的魅力,在于它主题的多元和深刻,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层面。
- •
反战与反思: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宫崎骏借波鲁克之口,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厌恶。电影中的空战常常带有游戏般的幽默感(比如互扔扳手),这种“去残酷化”的处理,恰恰讽刺了真实战争的荒谬与残忍。波鲁克坚守“不杀人”的原则,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 •
中年人的坚守与疏离:波鲁克是个很“中年”的角色。他阅历丰富,却也疲惫、疏离,带着点理想主义后的幻灭感。他选择了一种“边缘”的生活方式,看似逃避,实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内心的准则和自由。这头猪的“躺平”,何尝不是一种沉默的抗争。
- •
女性的力量与救赎:吉娜和菲奥绝非花瓶。�️ 吉娜独立、成熟,经营着酒馆,是波鲁克的精神寄托之一;菲奥则勇敢、充满活力与智慧,她带领全女性团队为波鲁克修复并改造了飞机,象征着创造与新生。她们的存在,为这个以男性飞行员为主角的世界带来了温度、智慧和平等的力量,甚至某种程度上救赎和激励着波鲁克。
- •
飞翔与自由:飞翔是宫崎骏永恒的浪漫。在《红猪》里,飞行代表着挣脱束缚、向往自由的精神。波鲁克说:“不能飞的猪,就只是普通的猪而已”。天空是他摆脱地面世界纷扰(政治、战争、世俗烦恼)的净土。
🔴 三、电影里的“红色”有什么特殊含义?
“红猪”的“红”,当然不只是颜色好看。
- •
政治理想的隐喻:如前所述,“红色”很可能指代共产主义或左翼理想。波鲁克的红色飞机,可以看作这种理想的一种象征。电影中飞机曾被击毁,报纸上出现“红色羽翼已经折断”的标题,或许也暗示了当时左翼运动遭受的挫折。
- •
叛逆与个性的标志:在一片蔚蓝的天空和海洋中,波鲁克那架鲜红的飞机异常醒目。这抹红色是他特立独行、不愿随波逐流的标志,是他反抗精神的视觉化体现。
- •
热情与生命的象征:红色也代表着热情、生命力和活力。这或许也暗示着,尽管波鲁克外表变成了对世事漠不关心的猪,但他的内心依然有未曾熄灭的火种和激情。
🤔 四、如何看待宫崎骏在其中的个人表达?
《红猪》被认为是宫崎骏非常个人化,甚至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 •
个人经历的投射:宫崎骏家族曾经营飞机工厂,他自幼痴迷飞行器,但又对它们被用于战争深感矛盾和痛苦。这种矛盾心理在波鲁克身上有充分体现:热爱飞行,却厌恶将飞行器用于战争。
- •
中年心境写照:创作《红猪》时宫崎骏已步入中年。波鲁克的那种疲惫感、疏离感,以及对过往的反思,可能也反映了宫崎骏当时的一些心境,是他写给自己的“一封书”。
- •
思想的载体:宫崎骏通过《红猪》融入了其对历史、政治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电影中出现的《樱桃时节》这首歌(与巴黎公社有关),以及诸多对法西斯的讽刺,都承载了他的政治理念和人文关怀。
💡 五、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欣赏《红猪》?
《红猪》不像宫崎骏有些作品那样轻松明快,它需要你静下心来品味。
- •
不必执着于“为什么变猪”的单一答案:宫崎骏本人似乎也无意给出标准答案。他曾回应:“变回人形真的那么重要吗?”这种开放性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允许观众有自己的解读。
- •
关注其浪漫与忧伤并存的气质:《红猪》的底色是浪漫的(亚得里亚海的蓝天碧波、自由飞翔),但同时又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战争的创伤、失去的战友、未竟的情感)。这种复杂的气质很独特。
- •
体会其中的幽默与自嘲:电影有很多幽默桥段,比如空贼的滑稽、波鲁克本身的猪形象带来的喜剧感。这些幽默 often 带着一种苦涩的自嘲,让沉重的主题不至于太过压抑。
- •
欣赏视觉与听觉的享受:宫崎骏画笔下的亚得里亚海风光和飞行场面极其优美,久石让的配乐也十分动人,这些本身就能带来很好的审美体验。
个人观点与建议
《红猪》是部常看常新的作品。🎬 年轻时看,可能只觉得是部画风独特、故事有趣的动画。但若有些生活阅历后再看,或许更能体会波鲁克那份“宁愿做猪也不愿同流合污”的倔强,以及他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它不刻意煽情,不简单划分善恶,而是带着一种理解与包容,去描绘这些有缺陷但都在努力活着的人物。如果你正对某些事情感到失望,或是在坚持自我和适应社会间摇摆,波鲁克的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共鸣和安慰。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终究是宫崎骏的世界。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还得自己在飞行中摸索。但像《红猪》这样的作品,至少让我们知道:这种挣扎,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