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变成了鬼🧟,却还得跟活人抢房子住,会是啥感觉?1988年蒂姆·伯顿就把这脑洞拍成了电影——《甲壳虫汁》(Beetlejuice)!当初好多人以为这不过是个胡闹的B级片,谁知道它竟成了邪典电影里的宝藏,甚至现在看依然疯得可爱。
► 一、为啥说它是“邪典经典”?
通常恐怖片都是鬼吓人对吧?但《甲壳虫汁》偏不——它讲的是人把鬼给吓懵了。故事里一对夫妻死后变鬼,发现自己家搬进了一户奇葩人类:重口味的雕塑家妈妈、只想赚钱的爸爸,还有个哥特少女莉迪亚(薇诺娜·瑞德 演的啊!)。鬼夫妻用尽招数吓他们走,结果人类反而更兴奋,甚至叫来朋友开“见鬼派对”。
这种颠倒黑白的设定,在80年代真的够叛逆。你说它恐怖吧,它又满屏彩虹糖似的颜色和滑稽黏土动画;你说它喜剧吧,它又掺杂着骷髅、地狱和诅咒。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混搭,或许暗示了:好的创意本来就应该让人措手不及。
► 二、蒂姆·伯顿的味儿,是从这儿开始的?
虽然现在一提伯顿,大家就想到《剪刀手爱德华》或德普哥特造型——但其实《甲壳虫汁才是他最初的样子》。电影里已经能看到他后来痴迷的元素:孤独古怪的女孩、黑白条纹、夸张造型,还有那种“外表黑暗内心暖”的调调。
比如莉迪亚这角色,整天穿黑衣、拍诡异照片,活人世界没人懂她,反而和鬼成了朋友。这很像伯顿后来电影里总出现的“ outsider ”主题——格格不入的人,反而能看清什么才是重要的。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风格具体怎么形成的,可能连伯顿自己早期也没完全想明白。
► 三、“人吓鬼”背后,到底在聊什么?
电影表面是鬼片喜剧,但仔细瞅瞅,它其实戳的是人性里的虚伪。活人一家为了名利拼命折腾房子,而鬼夫妻只想安静“做鬼”;阴间法师甲壳虫汁满脑子骗婚骗自由,反而衬托出鬼的单纯。
最讽刺的是——人类见到鬼不是逃跑,是兴奋地喊“快来投资!这房子有鬼!能发财!”。你看,贪婪比鬼可怕多了吧?🌚
► 四、为啥现在看,它仍不过时?
尽管电影特效放今天看有点糙,但它的视觉创意仍然惊艳。伯顿用了大量模型屋、定格动画,地狱里那条沙虫我现在还记得!而且音乐也不是埃尔默·伯恩斯坦那种传统宏大配乐,反而俏皮又诡异,和胡闹剧情绝配。
再加上迈克尔·基顿演的甲壳虫汁——绿头发、烂牙、神经质,据说后来金·凯瑞的《变相怪杰》都有借鉴他!这种角色换现在,可能很难再有第二个人能演得那么疯又那么有魅力。
► 五、一点小遗憾与冷知识
电影也不是完美。比如某些剧情转折有点突兀,鬼魂的规则有时自相矛盾——但这些“瑕疵”反而让片子更有手工感,不像现在CGI电影那么冰冷。
还有个趣闻:伯顿原来想用更多歌舞片段,最后因为预算和风格考量删掉了一些。结果30多年后,它反而被改编成了音乐剧,还得了托尼奖!这谁想得到啊?
💡 个人心得:
《甲壳虫汁》对我来说不止是一部电影——它是一个提醒:哪怕你和世界格格不入,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莉迪亚选择和理解她的鬼朋友,就像伯顿用怪诞对抗无趣。
所以如果你喜欢特别、另类、又带点温柔的东西,别错过这部老疯子电影。它或许不完美,但足够让你笑、让你愣,甚至让你想起:有时候,活人世界才最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