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影评,为什么评分这么高,狐狸尼克如何转变,树懒闪电隐喻什么,儿童成人都能看吗

聊聊《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它可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那么简单。2016年上映那会儿,真是火得不行,全球票房破了10亿美元,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我每次看,好像都能发现点新东西。它表面讲一只小兔子朱迪当警察的故事,但往里瞅瞅,其实塞满了对我们自己世界的各种映射和思考🤔。

🎬 不只是动画,更是社会寓言

《疯狂动物城》构建了一个所有动物和平共处的现代化大都市。这座城市精心设计了不同气候的区域,像沙漠气候的​​撒哈拉广场​​、常年严寒的​​冰川镇​​,来适应不同动物的习性。据说制作团队光调研动物就花了18个月,还特地跑到非洲肯尼亚去观察,就为了把动物和它们的世界做得更真实。

但这座叫Zootopia(动物乌托邦)的城市,其实名不副实。它看似完美,却充满了各种​​偏见和歧视​​。比如兔子被认为“胆小”当不了警察,狐狸因为“狡猾”而不被信任。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看似和平,但那条信任的裂缝一直隐隐存在。羊副市长作为幕后黑手策划阴谋,想颠覆城市,或许暗示了这种偏见和歧视一旦被利用,会带来多大的危害。电影用动物世界来折射现实生活,里面也有警察、明星、商人、政府人员这些和现实社会对应的角色。这种设定,让大人看的时候,难免会想到自己身边的事儿。

🔍 角色背后的深意:朱迪与尼克

主角​​兔子朱迪​​,代表着坚持梦想的那类人。她从小就想当警察,尽管身边所有人都觉得兔子不可能做到。她通过努力成为警校优秀毕业生,但进了警局后,还是被牛局长看不起,只让她去当交通警,开罚单。她的经历,很像现实中一些群体,比如努力想打破职业性别偏见的人,或者因为出身而被看低的人。

​狐狸尼克​​呢,则像是被标签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他因为狐狸的身份,总被当成骗子,不被信任。电影里讲了他小时候的故事:他满怀希望想加入幼兽军团,却因为是被捕食者而遭到欺凌和偏见,这让他藏起了善良,选择用坑蒙拐骗来保护自己。他和朱迪从最初的互相抱有偏见和怀疑,到后来在你追我赶、互相控制对方的游戏里,逐渐开始建立信任,最终成为搭档。尼克这个角色提醒我们,​​人的过去经历和外界看法​​,真的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现在的样子。

还有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

  • ​树懒“闪电”​​:在车管所(DMV)工作,动作慢得让人抓狂。这个角色通常被理解为对现实生活中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的一种幽默暗喻。它贡献了全片最多的笑点,但笑过之后,想想现实中排队办事的经历,可能就有点笑不出来了。

  • ​大先生​​:作为黑帮老大,居然是只小巧的鼩鼱,这种反差充满了喜剧效果,也致敬了经典电影《教父》。

  • ​羊副市长​​:表面温顺听话,是狮市长的助理,背后却是阴谋的策划者。这个角色设置有点打破常规,也暗示了偏见和权力的欲望可能藏在任何看似无害的外表之下。

💡 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

《疯狂动物城》最核心想探讨的,大概是 ​​“偏见”​​ 这件事。电影展示了偏见如何影响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看法和关系:

  • ​朱迪对尼克的初印象​​:朱迪刚遇到尼克时,也觉得狐狸狡猾,甚至随身带着“防狐喷雾”。

  • ​尼克受到的歧视​​:大象冰淇淋店不卖冰淇淋给尼克,就因为他是狐狸。

  • ​朱迪无意中的伤害​​:朱迪在破案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言论,虽然是无心,却再次加深了大家对食肉动物的偏见,伤害了尼克。这说明即使自认为没有偏见的人,也可能在无意中说出带有偏见的话。

电影通过朱迪和尼克的故事,试图告诉我们:​​标签化和固有印象是危险的​​,想要消除偏见,需要的是坦诚的沟通、相互的理解和共同的努力。

❓ 孩子能看到什么?成人又能看到什么?

这正是《疯狂动物城》厉害的地方,它做到了​​老少咸宜​​。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关于梦想成真、努力奋斗、友谊和冒险的精彩故事。他们能看到可爱的动物角色[doubtful],搞笑的情节(尤其是树懒闪电),以及“Anyone can be anything”的积极主题。

对于​​成年观众​​而言,则能看到更深层的社会隐喻和对现实的讽刺。比如:

  • ​种族和阶级问题​​: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矛盾,可以映射到现实中的种族歧视、地域歧视等社会问题。

  • ​官僚主义​​:车管所(DMV)树懒的办事效率,调侃了官僚系统的拖沓。

  • ​政治阴谋​​:羊副市长的阴谋,反映了权力斗争和不择手段的上位方式。

  • ​媒体影响​​:电影中案件通过媒体报道后引发公众恐慌,也暗指了媒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

迪士尼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把这些严肃的主题包装起来,让不同年龄的观众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 技术上的匠心

《疯狂动物城》在动画技术上也堪称顶级。制作团队为了打造完美的视觉效果,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动物,力求在银幕上真实呈现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细节。据说片中出现了64种动物,数量多达1000只,而且所有动物都严格以真实尺寸比例出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动物​​毛发的渲染​​,非常精细和逼真。比如,狐狸尼克的毛发有着渐变的效果,树懒闪电的毛发甚至有五到六种不同类型。还有对​​水的渲染​​,比如在雨林区管道喷水在地面激起的涟漪,也被认为是当时动画技术的极致体现。这些用心的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动物乌托邦。

✨ 个人观点与结语

看了这么多遍《疯狂动物城》,我总觉得,它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那份​​在认清现实后依然愿意相信并追求美好的勇气​​。朱迪知道世界不完美,存在偏见和困难,但她还是选择努力去实现梦想,并试图去改变一些东西。

这部电影也提醒我们​​反思自己​​。我们是否也曾像动物城里的居民一样,不自觉地对他人抱有偏见?是否因为某些标签而误解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疯狂动物城》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内心可能存在的偏见。

虽然有人说这部电影构建的动物城是一个脆弱的乌托邦,其和平是建立在压抑本能和文明规训之上,但我觉得,它至少指出了一个方向:​​尝试去理解、沟通和包容​​,总比固守偏见和制造对立要好。

最后想说,《疯狂动物城》真的是一部常看常新的电影。无论你是第一次看,还是重温,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有趣,又不失深度;它幻想,却又照进现实。这样的动画电影,确实值得它的高分和好评。如果你还没看过,或者很久没看了,不妨找个时间,或者和孩子一起,或者自己一个人,再走进这个“疯狂”的动物城看看。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