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水》影评:碧昂丝如何用音乐回应背叛,种族议题为何引发热议?

咱们今天来聊聊碧昂丝(Beyoncé)的这部 ​​《Lemonade》​​ 🍋。可能很多朋友刚看到这名字还以为是什么小清新爱情片,但其实它更像是一杯“多重口味”的特调,​​酸涩中带着回甘​​,后劲还挺足。我自己看完就觉得,它远不止是张音乐专辑的视觉化那么简单。

🤔 ​​它到底是音乐电影,还是别的什么?​

首先得搞清楚,《Lemonade》是碧昂丝2016年发行的同名专辑的​​视觉化作品​​。但你要是只把它当成长一点的MV,那就可能错过很多东西了。它用大概11个章节,把音乐、诗歌、还有各种意象很强的画面拼在一起,讲了一个挺复杂的故事。有人说它叙事像“意识流”,我看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地方得琢磨一下,但这种拼贴感反而让它更耐看。

​《Lemonade》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类型​

音乐电影

​导演​

碧昂丝·诺尔斯等

​片长​

约65分钟(豆瓣显示46分钟,存在不同说法)

​核心主题​

非裔女性主义、种族歧视、家庭背叛与和解、文化传承

​独特之处​

多章节叙事、融合音乐表演与诗歌朗诵、丰富的视觉象征


🎭 ​​个人痛苦如何变成了集体力量?​

片子一开始,很多人(包括我)的注意力都被那个​​“丈夫出轨”​​的故事线吸引了。碧昂丝在里面展现了直觉、否认、愤怒、冷漠、空虚这些情绪阶段,特别真实。尤其是她拿着棒球棍砸车的画面,那种爆发力,简直了🔥。

但看到后面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引子​​。她很快就把自己的这种痛苦,和更庞大的​​黑人群体的历史苦难​​连接起来了。比如里面有很多黑人母亲的影像,她们的孩子可能因为警察暴力而失去生命。这种从“个人”到“族群”的视角转换,是让我觉得这片子特别有深度的地方。


📸 ​​视觉符号藏着哪些秘密?​

《Lemonade》的镜头语言非常丰富,很多画面都不是白给的。​​美国南部庄园​​的意象反复出现,这其实是在回溯黑人的历史根源和他们曾经历的奴役。碧昂丝的浅肤色也和她克里奥尔人(欧洲人与黑人的混血儿)的身份背景有关,这本身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比较有争议的画面,比如对警察暴力的控诉,甚至在最终章《Formation》里非常直白激进的态度,当时就引发了一些警察工会的抵制。但这些表达,正是她作为黑人女性艺术家,​​不愿回避现实问题​​的体现。


🎵 ​​音乐和诗歌是怎么帮忙讲故事的?​

除了画面,里面的​​诗歌念白​​也承担了很重要的叙事和情绪渲染功能。这些诗出自Warsan Shire之手,它们把不同的歌曲和章节巧妙地串了起来,让整个作品更有文学性和层次感。

音乐风格就更不用说了,从蓝调(Blues)到灵魂乐,这些都是黑人音乐的传统瑰宝。碧昂丝用这些音乐类型,仿佛也是在向先祖寻求一种​​化解当下痛苦的智慧​​和力量。那句点题的“God gave us lemons, and we made lemonade”,就是一种将酸楚转化为甘甜的、世代相传的生活哲学。


💡 ​​我们到底能从中看到什么?​

所以在我看来,《Lemonade》的成功在于它​​多层级的解读空间​​。你可以只看它“手撕渣男”的爽文表层;也可以关注它如何展现黑人女性的自我认知与疗愈之旅;更进一步,你还能感受到它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那份文化自豪感。

它可能不是一部会让你轻松愉快的电影,但它的​​艺术创新性和社会批判性​​,确实值得花时间感受。碧昂丝用它证明了,流行音乐作品同样可以承载深刻的思想和宏大的叙事。

​最后提一嘴​​,好像还有一部2009年的国产爱情片也叫《柠檬水》,以及一部土耳其电影,大家找的时候别看错啦!希望这些个人看法,能帮你更好地理解碧昂丝的这部《Lemonade》🍋。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