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年《黑猫警长》,你知道它为什么只有5集吗?吃螳螂背后真相太震撼了!

​楼主(80后怀旧哥)​​:

兄弟们,最近带我儿子看《黑猫警长》,突然发现好多童年没看懂的情节!特别是​​螳螂新娘吃老公​​那段,当年真给我看懵了…这动画到底想表达啥?为啥放了5集就没了?


​1楼(动画考古帝)​​:

楼主问到点子上了!《黑猫警长》其实是​​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别看只有5集,但当年制作一集要花大半年时间呢。你说的吃螳螂剧情是第四集《吃丈夫的螳螂》,那可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啊。

但这段剧情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母螳螂在交配后为了补充营养繁殖后代,确实会吃掉雄螳螂。导演戴铁郎是想用动画给孩子们科普自然知识,只是表现方式对小朋友来说有点硬核了😂。

说到为什么只有5集,挺可惜的…当时厂里有人说这片太“洋气”不够民族化,加上题材有些情节比较成人化(比如白猫班长之死),就被叫停了。据说导演收到过一张纸条写着“不要再拍《黑猫警长》了”😳…


​2楼(社科兔老师)​​:

我补充一下!这部动画其实充满了​​80年代的社会隐喻​​🐰:

• ​​搬仓鼠偷粮食​​ → 讽刺当时的社会蛀虫和贪污现象

• ​​食猴鹰抓小动物​​ → 象征恃强凌弱的恶势力

• ​​大象偷吃红土​​ → 暗示侵占公共资源的行为

黑猫警长的装备也很值得琢磨——​​悬浮摩托、直升机、对讲机​​,这些高科技装备其实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现代化科技的向往!而且你们发现没?每集结尾都有“警民合作”的普法环节,这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公民教育课啊。


​3楼(白猫班长后援会)​​:

呜呜呜别提第五集…我的意难平😭!白猫班长死得太壮烈了——他被吃猫鼠掐住脖子还要死死护住档案室钥匙,最后牺牲前还用血迹留下线索。

这段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它没有像其他儿童动画那样回避​​死亡和牺牲​​的概念。导演戴铁郎后来采访中说:“儿童不是只能看傻白甜,他们需要理解真实世界的规则。”不过说实话,当年看完我整整三天没睡好觉,生怕床底下有吃猫鼠…🐭


​4楼(音乐剧达人)​​:

你们还记得主题曲吗?!“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精明~”⚡️这歌可是由著名歌手沈小岑演唱的,节奏感超强而且充满了正义气息。

更厉害的是配乐——食猴鹰出场时那段​​诡异的电子音效​​➕​​闪电特效​​,就算现在看也觉得氛围拉满!据说当时用了很前卫的合成器技术,在80年代绝对算先锋实验了。


​5楼(版权侦探)​​:

话说很多人不知道,《黑猫警长》原著小说作者诸志祥和美影厂还有过版权纠纷呢…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IP后来出过好多衍生作品:

• 1993年拍过第二部(但画风崩了口碑很差😅)

• 2015年出了大电影《翡翠之星》

看了这么多年《黑猫警长》,你知道它为什么只有5集吗?吃螳螂背后真相太震撼了!

• 2023年还出了舞台剧和文创产品

最神奇的是——​​2025年可能要出重制版​​了!据说上海美影厂在策划100集新版,希望别毁童年吧🙏。

看了这么多年《黑猫警长》,你知道它为什么只有5集吗?吃螳螂背后真相太震撼了!


​6楼(总结哥)​​:

所以楼主你看,《黑猫警长》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在​​娱乐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了平衡🐾:

看了这么多年《黑猫警长》,你知道它为什么只有5集吗?吃螳螂背后真相太震撼了!

  1. 1.

    ​不低幼​​ → 敢于展现自然法则和社会现实

  2. 2.

    ​不说教​​ → 用精彩故事传递正义价值观

  3. 3.

    ​不敷衍​​ → 每集都精心制作哪怕只有5集

最后想说,虽然现在动画特效炫酷多了,但那种​​匠心精神​​才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原因吧!顺便问一句——有人和我一样小时候学黑猫警长用玩具枪打“请看下集”吗?📺💥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