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影评为什么是经典,特效怎么样,教会了我们什么

你是不是也曾经,收到过那封,来自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哪怕只是在梦里🤔。2001年,一个戴圆眼镜、额头有闪电疤痕的小男孩飞进我们的世界,从此一切都变了。很多人说《魔法石》是儿童电影,但为啥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这些“大人”还是反复看,还能看出新东西?它到底有啥魔力,能让全球百万人打出9.1分?今天云哥就跟大家聊聊,这个梦开始的地方。

► ​​为啥说它是没法超越的经典?​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作为整个系列的开篇,它的任务其实超级重!它得在两个小时里,把一个完全陌生的魔法世界,塞进观众脑子里,还不能让人觉得乱。导演克里斯·哥伦布用了特别“老实”的办法,就是几乎照着书拍,把书里那些奇思妙想都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说那个​​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咱们以前想破头也不知道该怎么穿过去,电影里就让你亲眼看见哈利一冲就没影了,这种震撼对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人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

而且你别看它是2001年的电影,那个特效啊,真的不服不行!🎬 比如说​​魁地奇比赛​​,演员们其实是坐在固定道具上,全靠后期做出飞的效果,但你看电影里,那就是真在飞啊,速度感、冲击力,现在看还是觉得爽。还有​​霍格沃茨礼堂里悬浮的蜡烛​​,头顶​​仿照夜空的魔法天花板​​,这些细节堆到一块儿,就让你信了,没错,世界上真有这么个地方。

► ​​几个看一眼就忘不掉的魔法瞬间​

电影里有些画面,就像用烙铁印在脑子里一样,过去多少年都特别清晰:

  • ​猫变教授​​:电影开头,麦格教授从一只猫变成人。这个转变不到十秒,却瞬间告诉你“这不是普通世界”,魔法味儿一下就出来了。

  • ​魔杖选择巫师​​:哈利在奥利凡德魔杖店试魔杖那段,特效不复杂但意思传达得超准。前两根魔杖搞得鸡飞狗跳,直到第三根,​​手里一拿就泛起暖光,还有微风​​,不用台词你也懂了:是魔杖选人,找对伙伴多重要。

  • ​厄里斯魔镜​​:哈利看到已故父母的影像,那个瞬间的孤独和渴望,简直让人心碎。邓布利多后来解释说这镜子照出人内心最深的渴望,但“沉湎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这句话简直能当人生格言了。

► ​​除了魔法,它还偷偷教了我们这些​

这部电影,表面上讲的是魔法、冒险,但往里瞅瞅,全是我们都会碰到的事。

  • ​友谊是最大的魔法​​:哈利、罗恩、赫敏这“铁三角”,能玩到一块儿不是没原因的。🚀 一个是被宠坏的小少爷,一个是家里穷但心肠热的小儿子,一个是麻瓜出身学霸,怎么看都不像一路人。但就是一起打晕了山怪,一起下了巨型巫师棋,这种过命的交情,让他们成了最铁的组合。电影告诉我们,​​真朋友会陪你一起疯,更会陪你一起扛​​。

  • ​勇气有很多种​​:勇气不是不害怕,是害怕得哆嗦但还得上!哈利面对奇洛教授(和后脑勺的伏地魔)时,腿肚子肯定也转筋,但他没跑。罗恩在下巨型巫师棋时,知道自己会被“吃掉”,可能很疼甚至送命,但他还是说“我来当骑士”,这种自我牺牲的劲儿,也是勇气。

  • ​爱是最强的盔甲​​:为啥奇洛碰哈利就像摸烙铁?🧙♂️ 不是因为哈利有多厉害,是因为他妈妈莉莉用自己的命换了他的命,这种“爱的保护”成了哈利最牛的被动技能。电影一直在说,​​爱这种力量,比啥黑魔法都厉害​​。

► ​​这么多年过去,为啥我们还愿意回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20年在中国重映,票房居然又破亿了!一堆人跑去电影院“返校”。为啥?可能因为我们心底,都盼着能有个地方,无条件接纳我们吧。霍格沃茨就是这样的地方,不管你在原来的世界多怪、多不合群,这里总有个位置给你,有朋友等你,有冒险让你去闯。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影评为什么是经典,特效怎么样,教会了我们什么

​云哥的个人看法和建议​​🎯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影评为什么是经典,特效怎么样,教会了我们什么

对我来说,《魔法石》就像个温暖的开头。它没有后面几部那么黑暗、复杂,但它给了我们所有人一张进入魔法世界的车票。如果你从来没看过,真的,找个周末,关上灯,好好看一遍。别看手机,就跟着哈利,从碗柜走到对角巷,再坐小船看到霍格沃茨城堡亮灯的那一瞬间——那种感觉,啥电影都给不了。

如果你已经看过很多遍,下次看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细节​​:比如赫敏第一次见面时有点讨人厌的学霸劲儿,斯内普看哈利时那复杂的眼神,还有邓布利多说的那些好像很有深意的话……这些地方都埋着后面好几部的线呢!《魔法石》就像一盒巧克力,第一口好吃,细品下去,味道更多。

最后想用邓布利多的一句话结尾:“​​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这句话,可能才是整个魔法世界,送给我们最棒的魔法礼物吧。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影评为什么是经典,特效怎么样,教会了我们什么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