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如果你片荒了,想找点不一样的电影看,那我今天聊的这部《杀手没有假期》(In Bruges)🎬,或许能给你点惊喜。这片子名字听着挺动作片,但其实吧,它更像个披着杀手外衣的“话痨”文艺片,还带着点奇怪的幽默和悲伤。豆瓣能拿到8.1分,肯定有它的道理。咱们今天就一块儿看看,它到底好在哪里,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 当杀手开始思考人生
电影讲的是两个杀手,雷(柯林·法瑞尔 Colin Farrell 饰)和肯(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饰),因为一次任务出了纰漏——雷误杀了一个小男孩,被他们的老板哈利(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派到比利时的中世纪古城布鲁日“等通知”😅。说是度假,其实就是一种流放或者惩罚前的宁静。
- •
雷 年轻气盛,内心备受误杀男童的煎熬,根本没法欣赏布鲁日的美丽,觉得这地方无聊透顶,躁动又痛苦。
- •
肯 年纪大些,经验老到,反而想得开,既然来了就好好逛逛,欣赏风景和艺术,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两个人,两种心态,就在这个像童话一样的小城里晃荡,等待着一个未知的命运。这种设定本身就有点意思,杀手不是酷酷地执行任务,而是被困在一个地方,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内心和过去。
😂 笑中带泪的黑色幽默
这片子被归类为黑色喜剧,它的笑点不是那种让你哈哈大笑的,而是有点冷,有点怪,甚至笑完之后可能心里还会咯噔一下,觉得有点不是滋味。
👉 比如:
- •
电影里“fuck”这个词以及它的衍生词出现了126次,平均每分钟1.18次。这种粗口密度本身就跟古雅的环境形成了一种滑稽的对比。
- •
雷在公园里惹到一个加拿大胖子,以及他和一个美国侏儒演员的冲突,这些场景都设计得很突兀,有点无厘头,但又确实能让人发笑。
- •
甚至到了最后紧张的枪战环节,也充满了阴差阳错的荒诞感:比如哈利因为误杀了一个侏儒(他以为是孩子)而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自杀。这种对“原则”的极端坚持,既让人震惊,又带有一丝讽刺和悲凉的幽默。
这种幽默感,需要你稍微品一品,它不是直接喂给你的。
🌉 布鲁日:不只是背景板
这部电影另一个绝对的主角,就是布鲁日这座城市🏰。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就是因为去那里旅行获得了灵感。
镜头下的布鲁日,运河、鹅卵石街道、中世纪教堂和钟楼,美得像一幅画,宁静又带着点忧郁。但这美丽的风景,和两个杀手内心的混乱、罪恶感以及即将到来的暴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座城市不像一般的犯罪片里那种黑暗混乱的底层社会,而是一个美丽又封闭的“舞台”,所有的人物命运都在这里交织、碰撞,然后走向终点。
美丽宁静的环境和人物内心的躁动与罪恶放在一起,那种感觉挺奇妙的。
🤔 原则与救赎,哪个更重要?
这部电影,如果你稍微往深里想一点,它其实在讲一些挺沉重的东西,比如罪孽、救赎、原则。
电影里的三个主要杀手,都不是传统意义上冷血的杀人机器,他们居然都有自己的“准则”。
角色 | 他们的“原则”与挣扎 | 结局导向 |
---|---|---|
雷 (Ray) | 因误杀儿童而深陷愧疚,痛苦到想要自我了断。 | 在绝望中寻求一丝宽恕的可能,最终选择承担责任。 |
肯 (Ken) | 受命处决雷,却因同情和不忍而违抗命令,试图给雷一条生路。 | 为了救雷,选择牺牲自己,体现了情义超越命令。 |
哈利 (Harry) | 秉持着“杀手绝不能伤害儿童”的极端原则,因此要处决雷;但也因自己误伤(侏儒)而坚持“原则性地”自杀。 | 被自己的原则反噬,走向毁灭。 |
你看,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固执地坚守着某种自己认可的东西,哪怕这种坚守显得很荒诞,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盗亦有道”。电影也在问:在错误已经发生之后,救赎是可能的吗? 雷一直在痛苦中挣扎,他想寻求解脱,但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值得思考。
💡 一点个人观后感
我第一次看这片子的时候,感觉节奏有点慢,前半部分需要点耐心。但看着看着,就被那种古怪的氛围和人物之间的互动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让你爽到的犯罪动作片,更像是一部关于背负罪恶的人,在一个无处可逃的美丽牢笼里,进行最后挣扎的寓言故事。
演员们的表演真是没得说👍:
- •
柯林·法瑞尔 凭借此片拿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音乐/喜剧类),他那种又颓废又脆弱,还有点暴躁和孩子气的状态,演得很到位。
- •
布莱丹·格里森 演的肯,则有一种沉稳和温暖的力量,他和雷之间的互动,是电影的情感核心。
- •
拉尔夫·费因斯 演的老板哈利,虽然出场晚,但气场十足,那种偏执的、神经质的原则性,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如果你是想看一部节奏明快、动作火爆的杀手电影,那这部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闷。但如果你能接受慢一点的节奏,喜欢那种带点哲学味道的黑色幽默,想看看美丽的风景和精彩的表演,那《杀手没有假期》绝对值得你一试。它就像一杯味道有点特别的酒,需要慢慢品,才能尝出里面的复杂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