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明明知道可能是个陷阱,还是忍不住要跳进去?就像《原罪》里的路易斯,面对美得不像话的茱莉亚,心里直打鼓,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我们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既觉得剧情狗血,又忍不住往下看?🤔
► 这电影到底讲了啥?
电影《原罪》的故事,设定在19世纪末的古巴。富商路易斯决定娶个邮购新娘,他本来就想找个能过日子、生孩子的女人,结果没想到来的茱莉亚(安吉丽娜·朱莉 饰)漂亮得不像话。路易斯一眼就陷进去了,很快结了婚,还把自己所有银行账户都对她开放。但茱莉亚其实是个骗子,真名叫邦妮,她和同伙比利设计了这场骗局,卷走了路易斯几乎所有钱。路易斯发现后痛苦不堪,但他发现自己爱的就是这个女人,哪怕她骗了他。后来他找到邦妮,两人纠缠、相互伤害,又重新在一起,甚至一起出老千骗钱。最后路易斯明知邦妮端来的咖啡有毒,还是喝了下去,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证明他的爱。邦妮也被这份爱震撼,最终选择救路易斯并杀掉了控制她的比利。影片结尾暗示,他们可能继续以一种偏离常规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电影用这种有点极端的故事,探讨爱、欲望、欺骗和赎罪这些复杂的人性主题。
► 为什么片名要叫“原罪”?
“原罪”这个词,本来是个宗教概念,是说人生下来就带着罪。电影里用它,显然不只是说这个。一方面,可以指人类那种好像与生俱来的、难以克制的欲望。路易斯对茱莉亚的痴迷,邦妮对金钱和更好生活的渴望,这些都像是某种“原罪”,推着他们往前走,哪怕知道不对。另一方面,电影也模糊了“爱”和“欲”的界限。路易斯的朋友问他,你对妻子是爱还是淫欲?路易斯说两者都有,“我要把我所有的东西都给她,我也要拿走她所有的东西”。这种占有和给予的混合,本身就有点像一种“罪”。而且,最后路易斯和邦妮好像靠“骗”活下去了,这让人想,是不是在社会上生存,就得懂点“骗术”?这种为了生存或爱而不得不犯的“罪”,是不是也是另一种“原罪”?电影没直接给答案,但看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这些。
► 电影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原罪》的讲故事的方法挺特别。它整个大框架,是一个女人在向神父做“临终忏悔”。这就让观众会想,她说的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因为讲故事的人是个“不信教的、精通骗术的、妖娆动人的女骗子”,而且她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最后看是为了越狱。所以啊,整个爱情故事可能被渲染过,或者干脆就是编的?电影里用了不少倒叙和闪回。镜头语言也很讲究,用了很多近景和特写来捕捉演员脸上的细微表情,让你感觉离角色特别近,能感受到他们的矛盾和挣扎。灯光和色调也刻意营造了一种复古、暧昧又有点危险的氛围。古巴的异域风情、华丽的服装和建筑,都让这个故事看起来更迷人,也更像一场精心布置的幻梦。
► 演员演得怎么样?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和安吉丽娜·朱莉的搭档,光是看脸就觉得值回票价了😍。班德拉斯把路易斯那种从单纯、深情到绝望、甚至有点疯狂的转变演得很到位。特别是他明知咖啡有毒却选择喝下去那段,眼神里的决绝和痛苦,看得人心里一紧。安吉丽娜·朱莉就更不用说了,这部电影里的她简直是性感到极致,但又不止于性感。她把邦妮/茱莉亚这个角色的神秘、诱惑、内心的挣扎、偶尔流露的真诚以及最后的悔恨都演出来了。你会觉得这个女人可恨,但又有点可怜,甚至某种程度上能理解她。他们俩之间的化学反应超强,那些激情戏拍得大胆又唯美,不像有些情色片那样俗气,而是真的融入了故事和人物情感。
► 看完这部电影能想到啥?
《原罪》肯定不是那种看完就忘的爆米花电影。它会让你想一些可能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比如,爱到底能不能超越欺骗和伤害? 路易斯用几乎毁灭自己的方式去爱,这到底是伟大还是愚蠢?还有,为了生存,我们是不是多少都得戴点面具,或者说点谎? 电影最后,路易斯好像也学会了骗术,这是他的堕落,还是他为了爱做出的必要改变?它也在问,欲望是不是一种罪? 追求极致的爱和快乐,是不是注定要付出代价?这些问题抛给你,没有强行说教,就看你自己怎么想了。
💡个人看法与建议
我觉得《原罪》这部电影吧,它确实有些地方情节挺扯的🍋,比如茱莉亚那么轻易就越狱了。但它的优点在于那种浓烈的、不管不顾的情感张力,以及它带来的道德上的模糊感和思考空间。它不适合带着严格的逻辑去看,更适合去感受那种情绪和氛围。如果你是想看一部有颜值、有激情、有剧情深度,还能让你看完有点回味,甚至想和人讨论一下的电影,《原罪》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因为它有不少大尺度镜头,最好还是一个人或者和伴侣一起看,避免尴尬😅。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换做是你,会喝下那杯毒咖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