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网友@北巷的猫 提问:昨天看了《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难受得一晚上没睡好。这电影到底想表达啥?为啥肯洛奇总爱拍这种让人压抑的电影啊?有没有朋友能聊聊?
网易网友@现实主义者 回复:@北巷的猫 朋友,你这问题问得好。肯洛奇这部电影,核心就是展现当代零工经济下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困境。电影里瑞奇一家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男主瑞奇以为当了“自雇”快递员能当自己的老板,结果呢?更像是个被系统绑定的现代奴隶。车子是贷款买的,每天睁眼就是欠公司的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得用塑料瓶解决。这哪是追求美好生活,简直是自己跳进了火坑,但你还不能说他错,因为他没得选。
网易网友@文艺土豆 回复:我觉着吧,@现实主义者 说得对,但电影不光说了经济上的难。那种家庭情感的疏离和撕裂,更让人无力。瑞奇和妻子艾比拼命工作,就想给孩子好点的生活,但结果呢?大儿子塞布叛逆、涂鸦、偷东西,小女儿丽莎早早懂事却让人心疼。一家人连坐下来好好吃顿饭都成了奢侈。电影里有个细节,艾比累得连和丈夫亲热的念头都没了,这是被生活榨干了一切精力啊。工作和生活,家庭和个人,全成了死结。
网易网友@看戏的老李 加入讨论:我同意@文艺土豆 说的家庭部分。电影里那种压抑和无力感,很大程度来自家人想相互支撑却使不上劲,甚至彼此伤害。瑞奇被抢劫打得遍体鳞伤后,公司不是关心他,而是催他赔钱、交罚款。但即便这样,他第二天还是想开车去工作,儿子塞布拦着他,他吼出那句“我没得选”(I have no choice),太扎心了。这时候儿子好像才突然懂了爸爸一点,但代价太大了。这种“没得选”,就是底层很多人的真实处境。电影名字“Sorry We Missed You”也很有意思,既是快递纸条上冷冰冰的官方用语,又暗含了家人之间“错过”的遗憾和思念。
网易网友@社会学小菜 回复:@看戏的老李 你提到了“没得选”,这正好连到了电影的另一个深刻主题——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隐蔽剥削。瑞奇签的不是劳动合同,是“加盟”协议。公司用话术包装,说什么“你是自己的老板”、“和我们合作”,但实际上呢?规则公司定,罚款公司说了算,风险你自己全担。你病了、伤了、被抢了,公司不承担雇主责任,只会按合同扣钱。这种模式现在太普遍了,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很多都这样。电影赤裸裸地展示了,这种所谓的“灵活就业”背后,可能是更深的捆绑和更少的保障。
网易网友@光影爱好者 发言:聊得深了哈。我从电影手法上说两句。肯·洛奇用的是极度写实的风格,镜头就跟拍纪录片似的,大量使用手持摄影和长镜头。没啥花哨的剪辑和配乐,就让你感觉像是在旁观瑞奇一家的真实生活。这种冷静克制,反而比煽情更有力量,更让人窒息。包括色彩运用,瑞奇的衣服多是暗沉的,暗示压抑;妻子艾比偶尔穿亮色,透出点微弱的希望。光线也讲究,比如家庭聚餐时,侧光打在每个人脸上,明暗对比强,显得关系疏离又紧张。
网易网友@麦田守望者 回复:@光影爱好者 说得专业。我补充一点,电影结局是开放的。瑞奇满脸是伤开着车痛哭,然后呢?没告诉我们。这种处理很肯洛奇。生活不会因为一场灾难就瞬间变好或变坏,它还在继续,挣扎和困顿可能仍是日常。不给你一个虚假的希望,也不刻意渲染绝望,就是呈现。这反而更让人回味和思考,后劲很大。
网易网友@不甘心的咸鱼 提问:看了大家的分析,心里更堵了...难道这电影就只想告诉我们生活多难,没一点出路吗?
网易网友@平凡之路 尝试回答:@不甘心的咸鱼 我觉得,肯洛奇拍这片子,不是为了让我们绝望,而是让我们“看见”和“思考”。看见瑞奇们的生存状况,思考造成这些的结构性原因。电影里大儿子塞布其实代表了一种愤怒和质疑,他虽然方式叛逆,但他看透了社会的不公。妻子艾比在电话里对老板的发飙,也是一种反抗的姿态。“看见”是改变的开始。也许,出路在于社会政策的完善、劳工权益的保障,也在于我们每个人是否能给劳动者多一份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冷冰冰的投诉和差评。
网易网友@会好的2023 补充:是啊,电影引发了共情和讨论,这本身就有价值。我看了后,就更理解身边为生活奔波的人了。比如快递小哥晚了一点,我不会再急着催单了。电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的某些真实剖面。虽然过程难受,但这种思考是必要的。相信有很多人“看见”之后,会愿意去做点什么,哪怕很小。
这部电影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但它成功地让我们直面了问题,感受到了那份沉重,并开始思考。这或许就是肯·洛奇和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