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开头,咱们得说说这片子到底讲了啥
《出埃及记》是彭浩翔2007年的作品,由任达华、刘心悠、张家辉和温碧霞主演。电影名义上是个犯罪剧情片,但内核却是个超现实的寓言。故事从任达华饰演的警察调查一个神秘案件开始,偶然发现了一个由女性组成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竟是系统地杀害男性。影片试图探讨男女之间的权力关系、社会压抑下的反抗,以及现代人孤独荒谬的生存状态,但其叙事手法和主题表达却让许多观众感到迷惑甚至争议。
💡 二、为啥说它“荒诞到世人不再相信”?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事情荒谬到一定程度,就不会有人相信”。这或许正是彭浩翔想透过《出埃及记》传递的核心思考。
👉 男性视角的恐惧与困惑:影片通过任达华的角色,展现了许多男性在情感和婚姻关系中可能感到的困惑、压抑,甚至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来自具体的暴力,而是源于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沟通的深层隔阂。
👉 女性群体的沉默与反抗:电影中那个神秘的女性组织,可以看作是一种极端化的象征,象征着长期处于社会压抑下的女性一种扭曲而绝望的反抗形式。有影评人认为,彭浩翔虽然以“男人末日”为宣传点,但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似乎被简化和妖魔化了,她们大多被描绘为“不善良”甚至“略带邪气”,这或许反映了导演自身某种男性视角的局限或对两性对立的悲观看法。
📸 三、摄影与氛围:冷峻中的一丝暧昧
这部电影的摄影和氛围营造是其备受称赞的一点。
- •
冷色调与孤独感:影片大量运用冷色调和空旷的场景,衬托出主角内心的孤独和疏离感。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常常独自一人出现在画面中,即便身处人群也显得格格不入。
- •
暧昧的光影与情欲:然而,在表现温碧霞饰演的角色时,灯光变得暖黄而暧昧。有场景描绘她“身着白色贴身内衣,落寞地抽烟”,从一个“有明显偷窥意义的视点镜头”拍摄,让“暧昧和性感喷出了银幕”。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强烈地表现了角色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诉求。
- •
“安东尼奥尼”式的气质:影片整体的氛围气质被一些评论家认为类似于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作品,那种现代人的空虚和人际关系的异化感贯穿始终。
👥 四、角色与表演:复杂的人性展现
- •
任达华的“困局”:任达华饰演的警察是一个陷入中年危机和情感困局的男子。他在事业上看似平稳却缺乏激情,在婚姻中与刘心悠饰演的妻子关系疏离,却又与温碧霞饰演的角色产生婚外情愫。他的表演很好地诠释了这种迷茫、挣扎和无力感。
- •
刘心悠的“双面性”:刘心悠饰演的妻子,表面温柔支持丈夫,但内心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和冷漠。她的角色是电影悬疑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是解读电影的关键之一。
- •
温碧霞的“风情与落魄”:温碧霞在片中饰演一位美丽又略显落魄的女子,她与任达华的角色产生了情感纠葛。有评论认为她的角色“不著边际的卖弄风情”,是一场“教人目眩的肉慾春光”,但也展现了角色自身的无奈和孤独。
🤯 五、那些让人看不懂的争议点
《出埃及记》之所以让人讨论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很多开放式的、甚至看起来有些“故弄玄虚”的处理。
- •
晦涩的隐喻:电影中充满了各种隐喻和象征,例如蛙人、开头女王像、结尾的打嗝等。这些意象的确切含义可能因人而异,需要观众自己去解读,这也导致了一些理解上的分歧。
- •
结局的模糊性:电影的结局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任达华的角色在结尾前参加升职考试时不停打嗝,而电影之前通过张家辉的角色透露“女人发明了会令男人打嗝至死”的药。这暗示了主角可能的悲剧命运,但并没有明示,给予了观众巨大的想象(或者说争论)空间。
- •
叙事的跳跃与节奏:影片的叙事节奏并非传统的商业片模式,有些地方显得缓慢甚至沉闷,情节的推进也并非总是直白清晰,这种叙事上的“不友好”也可能是许多观众觉得难以进入故事的原因。
🙋 六、网友都是咋看的?(UGC模拟)
- •
网友“迷影小张”说:“我看了两遍才稍微捋顺一点!彭浩翔这次玩得太飞了,完全不是《志明与春娇》那种感觉。摄影是真牛,任达华和温碧霞的几场戏拍得绝美,但故事也是真绕。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关于婚姻恐惧症的黑色寓言。”
- •
网友“港片老饕”表示:“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会觉得什么鬼。我很欣赏彭浩翔的尝试,他把类型片拍出了作者电影的味道。那些说烂片的人,可能只是没等到他们期待的直白结局罢了。刘心悠那个角色细思极恐啊!”
- •
网友“西西弗不推石头”吐槽:“概念是好的,但执行得有点…...嗯…...装? 感觉导演想说的太多,但又没说透,最后就变得神神叨叨的。不过温碧霞是真的有味道,演技也在线。”
🍿 七、所以,到底值不值得看?
如果你期待的是一部剧情紧凑、逻辑清晰、结局明朗的传统犯罪片,那么《出埃及记》可能会让你感到失望甚至 frustration(沮丧)。
但如果你对风格独特、作者性强、充满隐喻和开放结局的电影感兴趣,愿意耐心品味和思考,那么《出埃及记》无疑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和独特的观影体验。它的摄影、氛围营造和演员表演都值得称道。
个人建议:观看前可以适当了解下电影的背景和主题,但不必过于寻求一个“标准答案”。把它当作一场光怪陆离的梦,感受其带来的情绪冲击和思考启发,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这部电影就像其宣传语所言,有些事情荒诞到一定程度世人便不再相信,但电影本身的存在,就是让我们去窥见和思考那些“荒诞”背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