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影评,真实事件改编吗,为什么成本高达7亿,主角最后牺牲了吗

小伙伴们,如果你点开这篇《紧急救援》影评,大概是想知道这电影到底值不值得看吧?🎬 说实话,当初我也好奇,林超贤导演继《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这部号称成本7亿的大制作,据说取材于真实的海上救援事件,但拍得到底咋样呢?咱们今天就一块聊聊这个。

🔥 ​​一、场面是真猛,但文戏有点赶​

首先得承认,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是杠杠的!四场大型救援——油井失火、公路塌方、客机坠海、油船爆炸,一场比一场狠。林导确实擅长搞这些,据说为了拍水下戏,还特地跑到墨西哥《泰坦尼克号》用过的摄影棚去拍,甚至买了架真飞机来改造实拍。那种火海爆炸和深水窒息的感觉,坐在电影院看确实挺揪心的。

不过话说回来,可能因为塞了太多大场面,文戏部分就有点… 你懂的,好像被推着走。人物之间的情感发展,有时候感觉差了口气,转折来得有点突然。比如高谦和方宇凌的感情线,以及队友们的日常互动,虽然加了生活气和笑点,但深度或许差了点意思。

💔 ​​二、英雄也是人,这次终于怕死了​

这部电影我觉得做得不错的一点,是没把救援队员拍成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彭于晏演的高谦,是王牌特勤队队长,但同时他也是个失去妻子的丈夫,一个独自带娃的老爸。他同样会因救援失误而产生恐惧,甚至因此被机长质疑。他的好兄弟赵呈(王彦霖 饰)也一样,有勇猛冲动的一面,也会在生活中有点“小气”。

特别是​​赵呈牺牲的那段​​,挺悲壮的。他刚给女友买好婚纱拍完照,就在救援中因为想多救一个人而忽略了“救援时间”的规则,最终沉入海底。这种“flag”虽然有点老套,但确实让英雄的形象更真实了——他们不是不怕死,只是责任让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

👨‍👦 ​​三、规则与情感,到底该怎么选?​

电影里反复强调了一个概念:“救援时间”。就是说,救援行动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到点无论成功与否都必须撤离,这是保证整体团队安全的不成文规则。这个规则成了电影里一个重要的戏剧冲突点。赵呈的牺牲就是因为打破了规则。而高谦在最后的油轮救援中,虽然也是带着赴死的心态想去换儿子的命(一种东方式的宿命论想法),但他这次严格遵循了15分钟的时限,并且在绝境中完成了自救。这或许说明,​​救援不是盲目的舍身,而是在专业、责任和信念支撑下的科学行动​​。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最后队员们为了救高谦,也一度要集体打破规则,这种情谊还是很动人的。这种“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援精神,在2020年那个特殊时期看来,尤其能让人共鸣。

📊 ​​四、那么高的成本,花得值吗?​

《紧急救援》据称成本高达​​7亿人民币​​。钱花哪儿了呢?除了前面说的实拍、特效(虽然开场油井平台的CG感有点明显),还有请来了奥斯卡最佳摄影鲍德熹和《泰坦尼克号》的美术指导马丁·莱恩这样的国际团队。最终在中国内地收获了4.85亿票房,从商业回报看可能算不上特别成功。但它尝试了​​海上救援这个国产片较少触及的题材​​,展现了救捞人的工作和精神,这种开拓性意义或许不能单用票房衡量。

🌟 ​​个人看法和小建议​

我个人觉得,《紧急救援》可能算不上林超贤导演最顶尖的作品,但它确实有它的价值。它没有一味地歌颂英雄的无畏,也展现了他们的恐惧、挣扎和成长,这让电影更有“人味儿”。尤其是​​彭于晏的表演​​,除了台词口音偶尔让人出戏外,他把高谦的勇猛、柔情和内心的挣扎都演得挺细腻的。

如果你喜欢​​震撼的视效大场面​​,想感受一下心跳加速的刺激,那么这部电影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对​​剧情的逻辑性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有更高要求,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可以更好。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合格的主流商业大片​​,致敬了那些在真实世界中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们。

​所以最后答案来了:​

  • ​是真实事件改编吗?​​ ✅ 是的,取材自真实海上救援事件。

  • ​为什么成本高达7亿?​​ ✅ 大量实拍、顶级团队、高难度水下和火焰特效。

  • ​主角最后牺牲了吗?​​ ❌ 高谦历经艰险最终生还,但其好兄弟赵呈牺牲了。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