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霸王别姬》心里闷闷的,程蝶衣为啥非要自刎啊?

哎呀,最近又看了一遍《霸王别姬》,心里头老是堵得慌😔。这片子真是绝了,不愧是陈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拿下了戛纳金棕榈奖,到现在还是咱们中国电影里唯一一个拿到这个奖的呢。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他们演的也是真好。我就特别想不通,程蝶衣最后为啥就非得自刎结束生命呢?想找大伙儿聊聊。

​➡️ 先说说程蝶衣这个人和他的执念​

网友 ​​“戏迷老张”​​ 回复我:

兄弟,你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觉得啊,程蝶衣他就是“不疯魔,不成活”的典型。他从小学戏,被他娘切了根手指头才进了戏班儿,那时候多苦啊。天天被逼着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这唱到后来,他自个儿都恍惚了,把自己真当成是虞姬了,而师兄段小楼就是他的霸王。他对戏、对师兄,那都是一股子“从一而终”的劲儿,人戏不分了。这份痴迷,让他成了角儿,也把他自个儿给困死了。

网友 ​​“历史过客”​​ 补充道:

老张说的在理。程蝶衣他是个纯粹的人,但生在了个没法儿让他纯粹的时代。这片子时间跨度挺长的,从民国、抗战、再到解放和文革,社会天翻地覆地变。蝶衣他想的就是好好唱戏,甭管台下坐的是谁,可这世道偏偏不让他安生。这种​​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也是逼得他走投无路的原因之一啊。

​✨ 电影里的时代洪流和个人情仇​

网友 ​​“爱吃瓜的猫”​​ 插了句话:

可不嘛!而且还得说说他们仨人的感情纠葛。段小楼是霸王,但他终究是个“假霸王”,到了现实里头,他会妥协,他会娶菊仙(巩俐演的真好),他会在文革批斗的时候为了自保说狠话、背叛蝶衣和菊仙。程蝶衣呢,他是个“真虞姬”,他对段小楼的感情,复杂得很,有兄弟情,有依赖,恐怕也有些超越了兄弟的东西。菊仙呢,她是个聪明又悲剧的女人,她想护着自己的男人和小日子,最后也被伤透了心,上吊自杀了。​​这段畸形的三角关系​​,在时代的大浪里头,被撕得粉碎,看得人心里头忒难受了。

网友 ​​“文艺小青年”​​ 感慨道:

电影的​​艺术表现也是顶级​​的!那京剧的扮相、行头、唱段,真是华丽又讲究,跟灰扑扑的现实生活一比,冲击力特别强。张国哥哥那演技,真是没话说,一抬手一投足,眼神儿里头都是戏,把程蝶衣的痴、怨、悲、媚全演活了。电影的音乐也棒,尤其是二胡声一起,那个悲凉味儿马上就出来了。

​🌀 “霸王别姬”的隐喻和程蝶衣的选择​

网友 ​​“思考人生的猪”​​ 说道:

咱们再回头想想“霸王别姬”这个故事本身。西楚霸王项羽英雄末路,虞姬为了不拖累他,刎剑自杀了。电影里头,程蝶衣就是那个虞姬,而段小楼这个“霸王”在现实面前早就“意气尽”了。所以最后,十一年后他俩再同台,蝶衣他可不是假唱,他是真真正正地、彻底地​​完成了虞姬的使命​​,从一而终了。他自刎用的,就是当年他送给段小楼的那把剑,这安排得多巧妙,多虐心啊。对他来说,戏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戏,梦醒了,就没法活了。

网友 ​​“京城老胡同”​​ 叹了口气总结:

看了《霸王别姬》心里闷闷的,程蝶衣为啥非要自刎啊?

唉,就是这么个理儿啊。这部《霸王别姬》,它不光是讲两个人的悲剧,它通过这两个人,讲了​​时代的悲剧、传统文化的挣扎​​,还有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那种扭曲和无奈。程蝶衣的自刎,是他个人性格的必然,也是那个时代挤压下的一个结果。他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守住了他心里头那份最纯粹的东西,戏没了,情断了,他也就跟着去了。这片子,每次看心里都沉甸甸的,但每次都能咂摸出点儿新味道来,真是部值得反复看的好电影。

​💎 最后唠叨两句​

看了《霸王别姬》心里闷闷的,程蝶衣为啥非要自刎啊?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分享,从不同角度给我分析,让我也想通了不少。​​《霸王别姬》这部电影​​,它的好,就在于它不光让你看个故事,它会逼着你去想很多东西,关于热爱、关于背叛、关于坚持、关于时代和个人。程蝶衣的选择,让人痛心,但也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了。

看了《霸王别姬》心里闷闷的,程蝶衣为啥非要自刎啊?

所以啊,要是你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真的推荐你去找来看看,虽然可能也会觉得心里闷,但绝对值得。看过的朋友,也欢迎一起来聊聊你的感受哈。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