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影评,为何没有台词,想表达什么,结局怎么看

你是不是也好奇,这部​​几乎没有任何对白​​的电影,为啥能被那么多人奉为经典,甚至看哭了无数观众?🤔 它到底有啥魔力,能让北野武这个以“暴力美学”闻名的导演,拍出如此安静又深沉的作品?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这部1991年的老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后劲太大了!

电影讲的是​​两个聋哑青年​​——清洁工茂和她女朋友贵子的故事。茂在垃圾堆里捡到一块破冲浪板,修好后就拉着贵子天天去海边练习冲浪🏄♂️。贵子呢,就总是安静地坐在沙滩上,笑着看他,帮他叠好衣服。

剧情听起来好像没啥特别的,对吧?但这部电影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几乎没有台词​​,主角们更是全程沉默。所有的情绪和故事,都靠镜头、音乐(久石让配的乐,绝了!🎵)和演员的眼神、动作来传达。你看的时候可能觉得平平无奇,但看完之后,心里那种​​淡淡的感动和惆怅​​,可能会停留好久好久。


🤫 为啥要拍一部“沉默”的电影?

这大概是很多人最大的疑问。北野武自己说过,他有个梦想,就是拍下一个聋人看到的海。他觉得,有感官障碍的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和普通人不一样。

所以电影里,我们就像是通过茂和贵子的视角在看世界。​​没有声音,反而让我们更专注于画面的细节和情感的流动​​。海浪的拍打、风的声音、冲浪板划过水面的弧线、茂一次次从浪上摔下来的笨拙、贵子始终如一的微笑凝视……这些画面本身就在说话,而且比任何台词都更有力量。

这种极致的“留白”,也给了观众更多​​自己理解和感受的空间​​。你看到的是爱情?是梦想?是孤独?还是生命本身的寂静与喧嚣?好像都可以,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你内心正在想的东西。


🌊 大海,到底是啥意思?

在这部电影里,​​大海绝对不止是一个背景板​​,它更像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着复杂的性格。

  • ​它代表着自由和梦想​​:对于生活单调的茂来说,冲浪和大海是他​​逃离日常、追寻某种意义的出口​​。他在海里的时候,是专注的、快乐的,哪怕一次次失败。

  • ​它既温柔又残酷​​:大海有时托着茂的冲浪板助他滑行,有时又毫不留情地把他打翻。这多像命运啊,给予你希望和快乐,也可能随时收回一切。电影最后的结局,也印证了这种无常。

  • ​它是一种永恒的象征​​:相比人类生命的短暂,大海永远在那里,潮起潮落,沉默地见证着一切发生。茂和贵子的爱情故事结束了,但大海依旧宁静。


💞 茂和贵子的爱情,为啥那么打动人?

他们的爱情,可能是影史上​​最安静、最含蓄​​的一种表达。

  • ​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拥抱亲吻​​:他们的交流全靠眼神和简单的动作。贵子总是默默地跟在茂身后,帮他叠衣服,看着他冲浪,眼神里全是支持和爱意。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在这部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贵子的陪伴,是茂追逐冲浪梦最坚实的后盾。这种​​无声的支持和理解,比任何轰轰烈烈的誓言都更有力量​​。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影评,为何没有台词,想表达什么,结局怎么看

  • ​一种近乎纯真的信任​​:因为他们世界的安静,他们的感情似乎也​​过滤掉了许多世俗的杂音​​,显得特别纯粹和坚定。


😢 那个结局,到底想说什么?(剧透预警!)

电影最后,茂在一次日常的下海练习后,再也没有回来。贵子来到海边,只看到那片宁静的海,和漂回岸边的冲浪板。

这个结局太突然了,很多人看完都懵了,然后就是说不出的难过。但仔细想想,北野武可能想通过这个结局表达:

  • ​生命的无常​​:美好的事物和时光,可能就在最平常的一天,悄无声息地消失。这种“戛然而止”,恰恰是生活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影评,为何没有台词,想表达什么,结局怎么看

  • ​梦想与代价​​:茂最终和他热爱的海洋融为一体,追逐梦想的过程也许本身就伴随着风险。但他真正地活过、爱过、追求过,这或许也是一种圆满?

  • ​爱和记忆的永恒​​:虽然茂不在了,但贵子会带着他们的回忆继续生活。那些一起走过的海边小路、一起看过的夕阳、一起经历的沉默的夏天,都成了永恒的东西。电影最后闪回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配上久石让的音乐,简直催泪炸弹!


🧐 怎么看懂这部电影?一些个人小建议

如果你打算看,或者看完有点迷糊,可以试试这样:

  1. 1.

    ​别期待戏剧冲突​​:这部电影​​没有反派,没有激烈的矛盾​​,它就像一篇安静的散文诗,记录了一段时光和一种状态。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影评,为何没有台词,想表达什么,结局怎么看

  2. 2.

    ​留意细节和重复​​:比如贵子​​总是默默地叠好茂的衣服​​,茂和贵子​​总是一前一后地走在海边​​。这些重复出现的动作,充满了仪式感和情感。

  3. 3.

    ​感受音乐和画面​​:​​久石让的配乐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之一​​,它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情绪感染力。画面的构图、色彩(北野武标志性的“北野蓝”🌊)也非常讲究,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4. 4.

    ​接受那份惆怅​​:看完感到淡淡的忧伤和惆怅,是正常的。这部电影就不是为了让你开心大笑或者痛快哭一场,它带来的是一种​​更复杂、更耐人寻味的情绪体验​​。

​我个人觉得​​,《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的伟大,就在于它用一种极简甚至“反常规”的方式,探讨了爱、梦想、生命和失去这些宏大的主题。它不给你答案,只给你一种体验。它让你看到,在最沉默的角落,也许藏着最汹涌的情感;在最平凡的外表下,也许跃动着最执着的灵魂。它或许能提醒我们,在忙碌喧嚣的生活里,偶尔也试着安静下来,去倾听那些被忽略的声音,去珍惜那些默默陪伴在身边的人。

如果你心情浮躁,或者想看点不一样的东西,这部电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找个安静的下午,沉下心来看完,你可能会被那份“宁静”深深打动。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