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下天山》作为徐克2005年推出的武侠巨制,自上映以来就伴随着不小的争议。🤔 这部投资1.4亿港元,汇聚了甄子丹、黎明、杨采妮、孙红雷等明星的电影,最终票房却止步于8345万元人民币,并被许多观众打出了较低的评分。这部电影究竟是好是坏?它值得我们的关注吗?
🔥 原著改编与徐克的“魔改”
影片改编自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徐克对武侠经典的改编一向大胆,这次的《七剑》也不例外。最大的改动之一,莫过于将原著中武元英的角色性别由男改为女,由杨采妮饰演。这一变动让许多书迷感到不满,认为其偏离了原著精神。
徐克对此有其自己的理解。他并非想要完全照搬原著,而是希望抓住原著的神髓,用电影语言进行新的表达。影片选取了原著中的一段故事进行集中演绎,以【下天山侠客助战,敌愁寇保护武庄】为核心,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讲好一个逻辑自洽、人物鲜明的武侠故事。这种取舍本身就需要勇气,但也难免会牺牲原著中一些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 明星云集但风格迥异的阵容
《七剑》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但也被一些观众认为是一次“不着四六的大拼盘”。
- •
甄子丹(饰楚昭南)作为动作片巨星,其身手自不必说。
- •
黎明(饰杨云骢)以往多出演文艺爱情片,这次饰演内敛沉稳的二师兄,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武侠感。
- •
杨采妮(饰武元英)甜美形象深入人心,饰演被改性的角色是一次挑战。
- •
孙红雷(饰风火连城)以饰演硬汉和反派见长,其骨子里的狠劲为反派角色注入了灵魂。
- •
此外还有陆毅、张静初、金素妍等,背景和表演风格各异。
这样的阵容混合了香港、内地和韩国的演员,其表演风格的统一性确实是一个挑战。除甄子丹和功夫宗师刘家良外,其他演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武术训练,部分动作场面不得不依靠武术指导和镜头剪辑来弥补。
🎬 写实风格与动作设计
与徐克早年《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等天马行空、飘逸潇洒的武侠风格不同,《七剑》的整体基调更为写实和凝重。影片色调昏黄灰暗,大量减少了对威亚和特效的依赖,试图用更接近人体极限的真实打斗来呈现武侠的质感。
在动作设计上,影片努力凸显七把剑的不同特性以及剑客们的不同风格:
- •
楚昭南的由龙剑“无坚不摧”,代表最高攻击。
- •
杨云骢的青干剑“粗糙如剑坯”,却是最强的防御,也是唯一能克制由龙剑的兵器。
- •
竞星、日月、舍神等剑也各具特色。
川井宪次的配乐恢弘大气,为影片营造了一种苍凉而悲壮的乱世氛围。片尾大战中,七剑各显其能,镜头剪辑虽然略显凌乱,但努力让每位角色都有所发挥。
💡 电影的亮点与遗憾
《七剑》并非一无是处,它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 •
氛围营造成功:“明末清初,天下禁武”的背景设定营造出一种末法时代的压迫感。开场风火连城屠城的片段,配合音乐和镜头,将反派的残暴和环境的肃杀渲染得淋漓尽致。
- •
部分角色塑造出彩:尽管角色众多,但傅青主的智慧与悔悟、楚昭南的锋芒与欲望、杨云骢的沉稳与内敛,以及孙红雷饰演的风火连城的狠戾与复杂,都给观众留下了印象。
- •
写实武侠的尝试:徐克试图跳出自己过去的成功模式,探索一种更粗粝、更接地气的武侠风格,这种创新精神值得肯定。
当然,影片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遗憾:
- •
叙事节奏与完整性:由于篇幅所限,影片感觉像是一个更宏大故事的开篇,许多情节未能充分展开,结局也给人一种戛然而止之感。观众会对七剑后续的故事、更大的反派是谁等产生疑问。
- •
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并非所有演员都完全贴合角色,有时会让人感到出戏。
- •
生不逢时:2005年,武侠片市场已显疲态,观众口味也在变化。《七剑》的写实风格可能与当时部分期待看到徐克式奇幻武侠的观众的预期不符。
🤷 究竟是不是烂片?
那么,《七剑》到底算不算一部烂片?答案可能因人而异。
若以严格的原著改编标准或与传统经典武侠片对比,它确实存在叙事和选角上的问题。但若从徐克求新求变的创作角度,以及它自身所呈现的独特质感和部分闪光点来看,它又是一部有其价值和可看性的作品。
至少,它比当下许多粗制滥造的同类题材电影要扎实和用心得多。影片的失败也为其后华语武侠片的创作提供了反思。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通过《七剑》,制片人黄百鸣看到了甄子丹的专业和潜力,最终在三年后为其量身打造了让其跻身功夫巨星行列的《叶问》。
《七剑下天山》是徐克武侠生涯中一次大胆却充满争议的探索。 它或许不够完美,但其中蕴含的创作企图和对武侠类型的思考,仍值得武侠迷们去品味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