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部可能有些朋友听说过,但未必看过的电影——《铁人》。这部2009年上映,由尹力执导,吴刚、刘烨、黄渤等主演的影片,可不是关于漫威那个穿盔甲的超级英雄,它讲述的是中国石油工业战线上的真实英雄王进喜,以及两代石油工人之间的精神传承。
🎬 一、双线叙事: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铁人》这部电影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就挺特别的。它没有单纯地讲述过去,而是采用了两条时间线交错并行的手法。一条线索带我们回到上世纪60年代,看看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工人在大庆油田的“石油大会战”中是怎么拼命干活的;另一条线索则放在了现代,聚焦在刘烨饰演的刘思成——一个新时代的石油工人,同时也是王进喜战友的儿子——他身上,看他如何在沙漠油田中工作、生活,并困惑着。
这种黑白与彩色画面的交织,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两个时代的巨大差异,从艰苦卓绝的创业,到现代化但依然充满挑战的勘探作业,同时也让我们思考,那种老一辈的“铁人精神”,到今天到底还意味着什么。电影通过刘思成的视角,我们一步步揭开父辈的往事,这种设置挺巧妙的,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字,而成了能触动我们内心的故事。
🎭 二、吴刚的表演:从“陆桥山”到“王铁人”的蜕变
提到这部电影,绝对不能忽略吴刚的表演。很多观众可能是从《潜伏》里的“陆桥山”认识他的,但在《铁人》里,他简直像换了个人。为了贴近王进喜的形象,他不仅在外形上努力改变,更重要的是演出了那股子“精气神”——那种西北汉子的豪爽、坚韧,以及偶尔流露的细腻柔情。
电影里有几场戏特别震撼人心。比如著名的“跳泥浆池压井喷”:在没有搅拌机的危急关头,王进喜拖着伤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吴刚的表演让观众相信,他就是那个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拍摄这场戏时,泥浆真的喷到了吴刚的脸上,差点伤到眼睛,这种拼命的精神,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对“铁人精神”的一种践行吧。
就连圈内的导演和制片人们看完电影,都对吴刚赞不绝口。导演何群说这是“吴刚表演里程碑”,姜伟导演则惊讶于平时“儒雅斯文”的吴刚怎么能变成这么个“糙老爷们儿”。凭借这个角色,吴刚也实至名归地拿下了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 三、不只是英雄:刘文瑞的“逃离”与人性的真实
《铁人》这部电影没有一味地唱高调,它挺大胆地展现了英雄身边的“普通人”,以及他们面临的挣扎。刘文瑞这个角色(张铎 饰)就特别关键。他是王进喜十分器重的徒弟,有点文化,王进喜甚至把他当接班人培养,对他呵护备至。但在那个极端艰苦的年代,面临严重的饥饿和高强度劳动,刘文瑞最终没能坚持下去,他选择了“逃走”。
电影没有简单地把刘文瑞批判为一个“懦夫”或“逃兵”。当他面对追到火车站的师傅,说出那句“实在受不了了”时,观众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真实的人性脆弱和无奈。他的“逃离”背后,是肉体凡躯对极限的屈服。王进喜最后把自己省下的口粮塞给他,叮嘱他“以后一定要好好的”,这场戏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失望,有关切,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悯。
刘文瑞的逃离,以及他后来一生都活在这份愧疚中(并把这种愧疚感传递给了儿子刘思成),让电影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它告诉我们,那个时代并非人人都是钢铁铸就的英雄,承认脆弱与挣扎,或许更能反衬出坚持者的伟大与不易。
💡 四、“铁人精神”的现代回响:我们还需要它吗?
这可能是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朋友在看这部电影时最大的疑问:在物质条件已经极大改善的今天,那种“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过时了吗?
电影通过现代线的故事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刘思成起初活在父亲是“逃兵”的阴影和“铁人后代”的光环双重压力下,他孤独、困惑,甚至有些自闭。但他最终在冒着生命危险搜救遇险工友(黄渤饰)的行动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和精神上的传承。那一刻,他理解了父辈,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责任担当方式。
“铁人精神”在今天,或许不再意味着必须跳进泥浆池,或忍受极端的饥饿。它的内核更像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在困难面前的坚韧,以及一种脚踏实地、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奉献态度。导演尹力也说过,“铁人精神”并不抽象,可以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现代社会依然需要这样的精神。
🌟 五、观影小贴士与一点个人感想
看《铁人》这部电影,有几点可以留意一下:
- •
注意双线叙事的转换:电影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切换得很频繁,有时是通过一句台词,有时是一个相似的动作,留意这些能更好地理解导演的用意。
- •
感受表演的细节:除了吴刚,刘烨、黄渤、张铎的表演也都在线,他们共同撑起了这个故事。
- •
思考而非被动接受:这部电影没有强行说教,它更希望引发观众的思考。
我个人觉得,《铁人》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能不回避历史的艰苦与人性的复杂,努力去塑造有血有肉的英雄和普通人,这点挺难得的。它让我们看到,英雄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而普通人,也可以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不普通的事。
铁人精神的核心并非遥不可及的英雄主义,而是那种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不畏艰难的朴素价值观。这种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闪光的。